飲食
【魚婦養成筆記】青春小卷一去不回來呀

父親常常說起自己大學的時候,與同學一起到臺南的「沙卡里巴」大吃生炒小卷的往事。當時年輕氣盛的大男孩們,點碗白飯、配上一盤大火快炒的新鮮小卷,一個人就可以乾掉750毫升的生啤酒,真是暢意!

糖漬水果法國吐司
飲食
【朝食部】糖漬水果法國吐司

法國吐司或法式吐司,不知為何,我對這名詞沒有任何抵抗力,在外頭的菜單上看到那四字,就算用盡全力,也無法阻止自己點餐。

菜粽店
飲食
【菜市人生場】我生命中的三種粽子

阿嬤六十多年來的綁粽時刻,總落在端午前一天的凌晨4點,不過這回,念在總是晏起的孫女竟然有心學習綁粽的份上,便答應早上9點再進行綁粽儀式。

聚餐
飲食
【農食部】你看得懂這種美嗎?

「歡迎大家踩著我們所有曾經的錯誤前進,如果有『你們沒什麼嘛』的感覺,那就太好了!表示,親愛的,你也一定做得到,而且會做得更好。」每每有機會被邀請分享經營經驗時,我很愛在結論這樣說,這是真心不騙的一句話。

番茄
飲食
【餐桌通信】青澀香甜的初夏香氣

迎面而來的是會說一點中文的社長,和隱隱約約香香的空氣,還有小小的各式蚊蟲。社長帶我到一間有斜屋頂的木造房子,指著說:「ㄋㄧ的家。」「明天早上、玄關、等。」

東澳烏岩角
土地
【行舟地】山嶺、飛魚、禁航地與不打烊的人

東澳村,宜蘭與花蓮交界,鄰近中央山脈起點「烏岩角」,南北岬角夾出半月型的東澳灣,將大海擁在懷中。

花
土地
【時與光】家花也有野花飄

動手種植的樂趣在於,不明狀況將陸續發生,以非職人有限的瞎猜向度下,調整水量、剪葉剪枝、下有機肥,是僅能參與耕耘的農事範圍。

砍柴神器
土地
【野雜學】柴房與工具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大規模砍掉雜木林、統一尺寸整理木柴,最後堆出來的量大約可供應秋冬兩季使用。回想那時,跟朋友砍樹、截短、搬運、疊木頭,累到懷疑人生。其實全部用電也沒什麼問題,但就覺得住在山裡這樣很不自然。

蘿蔔絲麵包步驟插畫
土地
【農婦心底話】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去年冬天,小飽臨時興起,用自己種的白玉蘿蔔切蘿蔔絲,簡單醃過,做成蘿蔔絲麵包。因為有多的,我們便於粉專上公布:八個蘿蔔絲麵包,開放交換。

桑葚果醬
封面故事
把桑椹存在銀行裡,將一年一度的酸甜封存起來

返鄉嘉義義竹創立桑椹銀行的柯宗志回憶,義竹鄉間常見水果──桑椹自然是最便利的自釀原料。為了保留桑椹一年一收、稍縱即逝的當季風味,人們用糖蜜過桑椹,或釀成桑椹酒保存,下工後若想「喝一杯」,就搬出自釀的桑椹酒小酌閒聊。近年來,義竹地區因大量種植桑椹而形成產業,也成為臺灣重要的桑椹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