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中、臺南農改場新官上任接軌產業需求 農試所新增花卉分所強化育種栽培、拓外銷

農業部1日揭牌成立,第一線輔導農民與產業發展的9個地區農業改良場人事也部份微調,包括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由原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接任,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則由原農糧署南區分署長羅正宗接任。農業部表示,兩位場長具備完整試驗研究及行政業務歷練,可望貼近農民需求,實質解決產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農業部長陳吉仲(右)從行政院長陳建仁(左)手上接過印信,成為首任農業部長後,即刻就要出訪、參與APEC部長級會議。(攝影/吳尚鴻)
新聞
農業部長陳吉仲上任後即刻出訪 APEC部長會議交流糧食安全、氣候變遷調適議題

今年由美國主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8月份陸續召開5場部長層級會議,我國農業部今(1)日揭牌成立,部長陳吉仲上任後將首度出訪,出席3日舉辦的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FSMM)。陳吉仲今日表示,農業部成立將以氣候變遷調適為首務,他預計2日凌晨出發,將與各國交換糧食安全及氣候變遷調適經驗。

農業部今日揭牌成立。(攝影/吳尚鴻)
新聞
農業部掛牌「做農漁民的靠山」 陳吉仲:首務氣候變遷調適 確保農民所得、糧食安全

農業部今(1)日正式掛牌成立,首任部長為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副總統賴清德代表總統蔡英文帶來期許,希望農業部永遠做農漁民的靠山、提升農民收入,因應氣候變遷、數位轉型,推動農業永續發展,以及確保糧食安全。陳吉仲表示,農業部成立將以氣候變遷調適為首務,調適做好才能確保農民所得增加及糧食安全。

新聞
農業部成立 寫給未來的序言

自1988年520農民運動後35年,農業部終告成立,農業部補助財團法人豐年社執行「農為國本紀錄計畫」,編成《農為國本——農業部成立紀念專刊》。農為國本,立部厚生,這一步,經歷了35年,這一部,承載了臺灣農業的希望和願景。

新聞
農業部轄下單位換新裝 特生中心新LOGO引網友妙答:會打太極的馬桶

農業部明日(8月1日)將正式掛牌成立,農委會轄下各機關單位也要跟著更名,並將於8月份陸續完成揭牌。除了更換名稱,包括原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水土保持局、漁業署及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等單位也重新設計徽章、LOGO,換新裝、展現新氣象。

新聞
農業部所屬機關主管人事出爐 綜規司、動保司、農業科技司展新貌

農業委員會8月1日將正式掛牌升格農業部,行政院派令農業部所屬機關主管人事近日出爐,原農田水利署主任秘書蔡巧蓮升任農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原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升任動物保護司司長,原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李紅曦升任農業科技司司長,展現新部會新氣象。

新聞
8月掛牌!首任農業部長陳吉仲出任 陳吉仲:與農漁民朋友壯大臺灣農業永續發展

農委會將於8月1日正式掛牌升格為農業部,行政院今(28)日公布農業部長人事,將由現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任首任農業部長。陳吉仲今日到花蓮勘災接獲此訊息,他表示,他將率領農業部所有同仁全力以赴達成目標,不忘初衷,與所有農漁民朋友,共同打拚壯大臺灣農業的行列,帶動臺灣農業永續發展。

學界關心 產業界期許
豐年雜誌
新局新氣象,產學共期許

農委會將於2023年8月1日正式掛牌升格為農業部,《豐年》邀請了七位產學界人士分享他們的看法: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英國牛津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黃裕銘、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退休轉兼任教師林如森、中華民國鵪鶉協會秘書長商毓銘、臺南市鹽水區農會總幹事邱子軒、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彰化縣和美鎮農會家政指導員謝佳純。不論學界、產業界對於此事都有共同的祝福,也各自帶來不同的期許。

三保一金福利政策將「傷害給付」和「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範圍,也開辦高接梨、釋迦等不同作物保單。
封面故事
兼顧農業三生 運用科技創新加值 「新農業政策」施政亮點

2016年開始的新農業政策,其中包括建立三保一金與四大農民福利體系、農田水利會改革、撲滅口蹄疫、推動畜產業轉型、移除遠洋漁業的黃牌警告、提升農產品品質、推動食農教育、擴大推動綠色環境給付、提升到底產業競爭力與國產雜糧供給、強化產銷體系、推動農業省工機械化、降低農產品出口的單一市場風險、推動綠色照顧、提升農家所得等,期望臺灣農業能越來越好。

糖廠火車經常奔馳在蔗田與糖廠間,是日治時期臺灣特有的景象。
封面故事
臺灣農政體制時光機 升格農業部 回首前行路

臺灣農業的行政體系始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設立了殖產部、米穀局等單位。1948年,美國與中華民國合作成立農復會,推動數項土地改革政策,其中也包括創辦農業雜誌《豐年》。1979年,改組為農發會承接其業務。1984年,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農委會。2023年,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為因應未來農業挑戰,加入社區營造、永續經營、動物保護等觀念,以期可以與時俱進,帶領臺灣農業更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