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食物日:越光米,水稻植株的形態。
豐年雜誌
斗南食物日:越光米 透過吃,讓學生認識在地斗南町越光米的故事

「稻米」是臺灣重要農業糧食作物,同時發展出專屬臺灣的米食文化,依其特性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在來米(秈米)、蓬萊米(稉米)和糯米。臺灣最早稻作種植紀錄,可追溯至3千年前的考古遺址被發現;近代臺灣稻作文化主要在明清時期,閩粵地區移民帶來的「在來米」,也就是秈米,為臺灣人主流。直到日本人來臺後,為了配合日本政府在臺政策,修建大規模水利工程及農業設施,引進日本稻雜交育種開發出「蓬萊米」,改變了臺灣米食習慣。

山地陸稻擁有耐旱、耐鹽、抗病害、抗蟲害等特性,可成為改良稻作的基因寶庫。圖為收成後尚未脫穀的陸稻。(圖片提供/老斌)
新聞
山地陸稻很有事!破解臺灣蓬萊米身世,發現南島語族遷徙線索

稻米是人類重點糧食作物。數千年來,人類不斷汰選稻米,挑選顆粒大的、不容易落粒的、稻榖上沒有芒的……一代又一代馴化的故事,深藏在稻米的基因裡。中研院植微所邢禹依特聘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究山地陸稻的基因,破解了臺灣蓬萊米身世之謎,也找到南島語族遷徙的線索,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新聞
一樣米飼百代人 傳承千年的主食──米的臺灣史

臺灣氣候溫暖、潮濕,非常適合稻作。米在臺灣是傳統的主食,所以臺語俚諺說:「一樣米飼百樣人」,罵人:「食米毋知米價」,安慰自己:「時到時擔當,無米才煮番薯湯」。臺語講「飯」就是指煮熟的米,最傳神的一句話是:「食飯皇帝大」,形容吃飯最重要,不能被打擾、中斷。

飲食
【臺灣究小食】瀕臨絕種的臺灣小吃

某天,我在彰化車站附近浪流連的時候,總覺得有個影子隔三岔五就會出現,仔細盯住一看,原來是狀元糕小攤,這是我在其他縣市少見的美味。

新聞
你吃的是什麼米?從一碗白米飯 看見時代的變革與適應

日常三餐所遇到的米,無論是自家煮的飯、便當店與小吃店供應的米,大多是咬起來口感Q黏,米粒呈橢圓狀的粳米(蓬萊米)。但不滿百年之前,先民們碗中的可不是這一味,取而代之的,是與各式鹹粿同樣材料,米粒細長、口感鬆軟的秈米,也就是俗稱的「在來米」。

封面故事
乘著飯碗時光機,吃一口臺灣米粒史

你吃飯了嗎?不,我不是在問你吃了沒,我是問你吃米飯了嗎?吃飯之於臺灣人太理所當然,我們自然以「飯」代稱日常三餐。早在16世紀,就有文獻記載原住民種稻,臺灣食米的歷史悠久,飯碗裡的風景往往是碗外世界的縮影,讓我們一起到不同時代的飯碗一探究竟,扒一口飯,品嘗由簡至豐的臺灣生活滋味。

農藝
【蓬萊米1】臺北是蓬萊米的原鄉

現今的臺北人難以想像,就在自家後花園裡的竹子湖是當代臺灣人主食蓬萊米的最早產區,而臺大校園內的磯小屋(磯永吉小屋)則是臺灣稻米進化的起點,沒有這兩處稻米改良、育種的歷史背景,就沒有臺灣米史詩般的傳說。

關渡平原上的稻穗。
農藝
【蓬萊米2】復刻在臺北種稻

用個傳統的說法,大臺北地區哪裡去找稻田,密集的現代建築與交通建設,讓都市人難以喘息,僅有的郊區與郊山成為城市的後花園,以現代景觀設計看來,園藝花卉才符合城市人的田園想像,若能有一小塊農地種田,回到100年前的景觀,留下歷史痕跡、滿足失落的心靈。

土地
【農遊食趣】稻米收割前的遍地金黃

24節氣中的「小滿」,指稻秧正在結穗,逐漸飽滿;接續的節氣「芒種」,指的是稻已結穗並開始散發細芒。小滿與芒種代表稻子正要結實累累的關鍵期,但在亞熱帶的臺灣,特別是屏東,小滿就已經是準備收割的季節了!

新聞
湖田社區脫穎而出,代表北市角逐全國金牌農村!

臺北市政府辦理第一屆金牌農村選拔初賽,經過書面、簡報及實地審查的過程後,由北投區湖田社區(竹子湖)獲選臺北市金牌農村殊榮,由市長柯文哲頒獎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