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米2】復刻在臺北種稻

關渡平原上的稻穗。

關渡平原上的稻穗。

文、圖片提供/邱璟綾

用個傳統的說法,大臺北地區哪裡去找稻田,密集的現代建築與交通建設,讓都市人難以喘息,僅有的郊區與郊山成為城市的後花園,以現代景觀設計看來,園藝花卉才符合城市人的田園想像,若能有一小塊農地種田,就可以回到100年前的景觀,緬懷歷史痕跡、滿足失落的心靈。

「近百年以前,你現在看到的臺北,幾乎都是農田呀!」臺灣大學農藝系技士劉建甫說,在農業時代的臺灣,因為臺北氣候涼爽且水資源不虞匱乏,放眼望去,所見的平地幾乎都是成片的稻田。

大約在20世紀初,臺北當年的氣候與日本南方相對接近,因此成為日本稻「南下」的起點。北部降雨量豐沛,例如臺北、新竹,年雨量約在2,000公釐以上,且春夏秋皆有一定雨量,秋季則雨勢趨緩,有利於稻作栽培,而南部降雨雖然足夠,卻集中在夏季,因此在灌溉系統完備以前,臺灣農業多是南蔗北稻的耕作模式。

如今,臺北氣候愈來愈潮濕炎熱,加上都市化影響,臺北地區目前只剩關渡平原有大面積的農田,其餘小部分零星農地在竹子湖與士林。關渡平原的稻農王宣智表示,北部冬季均溫較低,二期稻作容易減產,或與來年耕種期程青黃不接,因此北部常見「留稻頭」的方式,不再重新播種,改由一期稻作產出「再生稻」,省人工也省成本。

劉建甫進一步補充,早年因栽培時間點與生長期長短有別,對各區域適合的品種劃分非常明確,現在農業科技進步,品種區隔的分野逐漸模糊,例如臺南11號具有產量穩定、米粒外觀良好且食味佳的特性,全臺都有種植。

而特別局限於北部的米種,則是桃園3號的新香米。「桃園3號的特性就是在太舒適的地方反而沒有味道,在愈刻苦的環境中長得愈好!」劉建甫笑說,桃園3號出自靠海的桃園新屋鄉,就是要種植在海風鹽分吹拂、溫差大且貧脊的土地上,在刻苦環境中培育的米種耐受度特別高,產量雖然不及臺南11號,但米粒芋香十足。

農友王宣智認為,在臺北關渡平原種稻更要「種得好」,於是採友善農法以做出品牌差異。

農友王宣智認為,在臺北關渡平原種稻更要「種得好」,於是採友善農法以做出品牌差異。

曾獲選為107年度標竿青農的王宣智,在關渡平原種稻已4年餘,實務經驗讓他深深感受到,在臺北種稻不只要「會種」,還要「種得好」。於是採友善農法,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為宗旨,不噴農藥,打造和其他生物共存的友善農業。

「關渡平原的土其實很好,是河水沖積平原,加上火山灰,屬於黏性土壤。」王宣智說,在堤防蓋好之前,河水定期氾濫,為土地帶來豐富的養分,現在卻需要額外以人工添加化學肥料,種植過程讓他時常覺得自己在「與河爭地」。

考量臺北的農地面積較小,無法與中南部使用慣行農法的大片稻田相比,王宣智決定將消費族群定位在認同友善農業的消費者,於是捨棄傳統使用除草劑的作法,改以人工除草,並將雜草埋入土內作為綠肥,並在溝渠旁種植花草吸引益蟲進駐,透過益蟲捕食害蟲,使稻田達到生態平衡。

他更與七星農田水利會、臺灣水資源與農業研究院合作,開闢試驗田區,以無毒農法嘗試種植各種稻種,比較生長情況,希望找出適合臺北氣候的種類。

盛夏賞稻浪,找回鄉野記憶。

臺北是蓬萊米的發源地,關渡平原至今依然還留有北市最後一片稻田,時序入夏,正是稻浪搖曳成一片金黃的時刻,拜臺北大眾運輸系統方便所賜,其實我們與稻米的產地,僅數個捷運站的距離。

王宣智建議,如果想在臺北體驗鄉間小路的農家氛圍,可以搭捷運前往忠義站,出了站沿小路直行,就能看見一望無際的稻田景觀,他特別推薦在黃昏時刻前來,稻浪、日落與遠山,讓畫面呈現一片金黃。喜歡運動的人也可以到基隆河濱自行車道騎車,與多數河堤景觀不同的是,連綿不絕的稻田綠意和遼闊的視野,讓人心曠神怡。

除了在平地可以看見大片稻田,陽明山竹子湖也能看見復育的零星稻田。自2011年起,湖田社區的居民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組成「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以自然農法耕種,在頂湖的老梯田重現消失40多年的蓬萊米。

湖田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永如認為,復耕田有承先啟後的意義,他驕傲地說:「目前復耕田僅一分地(約300坪)規模,每年僅產出600至700斤稻米,但竹子湖是蓬萊米的原鄉,這片農地不只讓蓬萊米回家,還讓現在的小朋友透過插秧與收割的過程,實地感受農民的辛勞。」

竹子湖的復耕田因為海拔較高,仍然以傳統「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業歲時行事,目前七月的稻田放眼望去仍綠油油,到了九月下旬會漸漸轉黃,屆時遊客到竹子湖,走訪原種田故事館還能走一趟復耕田,親自感受蓬萊米的歷史,與竹子湖的前世今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