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米1】臺北是蓬萊米的原鄉

臺大校園內的磯小屋是蓬萊米的起點。

文、圖片提供/邱璟綾

現今的臺北人難以想像,就在自家後花園裡的竹子湖是當代臺灣人主食蓬萊米的最早產區,而臺大校園內的磯小屋(磯永吉小屋)則是臺灣稻米進化的起點,沒有這兩處稻米改良、育種的歷史背景,就沒有臺灣米史詩般的傳說。

臺灣人以稻米為主食,最新挖掘的南科史前遺址中發現5000年前的上萬粒稻米化石,證明南島民族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稻米育種,堪稱「臺灣第一米」的品種即為梗稻。在臺灣梗米也稱作蓬萊米。

明末清初漢人渡海來臺,將中國的「秈稻」與水田耕種技術傳入臺灣,而我們現在吃的米飯,大多是由日人磯永吉催生的「蓬萊米」,在臺灣改良後的日本米,如今不只成為餐桌上的主角,更是你我舌尖懷念的米飯香。

臺日混血蓬萊米,改變臺灣米文化

日本時代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為口號,希望臺灣種植的稻米能解決國內糧食短缺的問題。但早期臺灣人吃的在來米屬於秈稻,米粒細長且較無黏性,與日人習慣食用的稉稻口感有別。因此,引入日本稻進行改良,希望能培育口味合宜的稻米。

在地理環境氣候的差異下,日本技師在北部山區;淡水、三芝、金山等涼爽的山坡地栽植日本稻。雖然初期栽種成功,但只要移植到平地續耕,往往因為相對炎熱的氣候,則全軍覆沒無一倖免。

蓬萊米與在來米,以及原始穀種。

負責管理磯小屋的臺大農藝系技士劉建甫說,「磯永吉在1915年兼任臺中廳技師,研究稻作改良。他看到時任嘉義農事試驗場技手的末永仁,在臺灣農事報發表文章寫稻作改良方法,當下十分激賞,於是將他提拔到臺中廳農業試驗場。」

磯永吉(1886~1972)——「蓬萊米之父」,日籍臺北帝國大學(臺大)教授,農業專家。1925年,和末永仁將臺灣的在來米成功改良成蓬萊米,並成為現代臺灣人稻米的主食品種。他在臺北帝國大學時期的研究室,被北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由臺大農藝系管理修繕,命名為磯小屋。

回任臺北的磯永吉,仍持續指導末永仁進行在來稻與日本稻的改良研究,促使北部平地成功栽種「中村種」,讓日本稻得以在臺落地生根。

磯永吉與他育種的稻米。

1926年總督伊澤多喜男依磯永吉建議,將在臺灣種植的日本稻命名為「蓬萊米」,並在竹子湖規劃原種田,培育品質純良的日本稻種子。

其後,末永仁使用「神力」與「龜治」兩個日本稻品種育種,卻意外混入臺灣本土山區陸稻的基因,在1929年培育出臺日混血「臺中65號」,因為產量與口感俱佳,開始大面積栽植,栽培面積更於1935年超越在來米,正式開啟蓬萊米的時代。

蓬萊米的歷史在磯永吉小屋

磯永吉與末永仁為水稻研究奠定基礎,並持續改良,讓蓬萊米在色香味上,更近一步優化、精進。

磯永吉離臺後,他的研究室在1970年代逐漸荒廢,直到2003年時任助教的農藝系技士劉建甫,在小屋暗房內發現大量磯永吉的書籍與手稿,這處日式平房小屋與背後的故事才重見天日。

在農藝系師生努力整備下,這處被暱稱為「磯小屋」的老建築,2009年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為市定古蹟,2013年成立磯永吉學會,並將作業室西側作為展廳,規劃稻米歷史展示區、稻禾電影院與實驗室情境展區,門口的水稻種植槽更依照不同主題種植具有代表性的米種。

目前管理磯小屋的臺大農藝系劉建甫。

像是今年的水稻種植槽以「早期日本稻」為主題,種植中村種、嘉義晚2號、臺中65號,與龜治和神力五種稻作。劉建甫感性地說:「磯小屋是蓬萊米發展的起點,能夠復育這些早期稻種,對我們做農業研究的人而言,更像是尋根!」

磯小屋因為疫情因素封閉多時,在本月每週三、六、日重新開放,透過導覽解說,持續傳頌臺灣稻米的故事。

回到原鄉,蓬萊米竹子湖原種田故事館

現今,竹子湖遍植海芋、繡球花等觀光經濟作物,然而這裡最早是臺灣蓬萊米的原鄉。日本時代,竹子湖的氣候因為近似九州,且有天然地勢屏障,形成頂湖、東湖、下湖等地域區隔,可避免品種因為自然受粉雜交,有助於維護稻種純度,因此在1928年成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及倉庫」,負責管理蓬來米原種田,並集中穀種,分發到新竹以北的平地各大產地。

竹子湖的蓬萊米。

1973年事務所結束營運,隔兩年由軍方接收,改為憲兵梅荷研習中心,竹子湖也不再種稻,改種植高冷蔬菜或花卉等經濟作物。直到北市文化局在2009年公告為歷史建築後,竹子湖原種田的背景才漸漸為人所知。

當年的事務所變成如今的故事館,透過老照片與雕塑傳達早年竹子湖風貌,並透過介紹在地生活與產業發展,呈現臺灣蓬萊米與竹子湖的稻作史。

竹子湖是蓬萊米原鄉,故事館為米與人保存記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