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食物日:越光米 透過吃,讓學生認識在地斗南町越光米的故事

斗南食物日:越光米,水稻植株的形態。

文/楊雅惠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食農指導員
  廖晉德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食農指導員
插畫/陳宛昀

「稻米」是臺灣重要農業糧食作物,同時發展出專屬臺灣的米食文化,依其特性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在來米(秈米)、蓬萊米(稉米)和糯米。臺灣最早稻作種植紀錄,可追溯至3千年前的考古遺址被發現;近代臺灣稻作文化主要在明清時期,閩粵地區移民帶來的「在來米」,也就是秈米,為臺灣人主流。直到日本人來臺後,為了配合日本政府在臺政策,修建大規模水利工程及農業設施,引進日本稻雜交育種開發出「蓬萊米」,改變了臺灣米食習慣。

雲林縣斗南鎮,平埔族建立部落時稱此地為「他里霧」,意指這裡有著一片豐沛翠綠的草原,因東側的大尖山系帶來豐沛水源,滋養斗南平原上的大地與萬物。依文獻記載,1935年繪製的臺灣鳥瞰圖,以「地域特徵」鉅細靡遺地描繪出各城鄉的特色物產,猶見島嶼腹部中央的「斗南」地名旁邊伴隨著「米」字,可證明斗南對臺灣稻米產業的重要。

斗南也是雲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方,位於嘉南平原的腹部,境內有5條溪流與濁水圳貫穿,地形多屬平緩的沖積平原,氣候溫和,是臺灣西部著名的穀倉。斗南鎮農會從2012年引進「日本越光米」原生種至斗南種植,希望發展高品質精緻稻米,改變稻米生產過剩的現象,並以契作方式跟農友合作,保障農友收入,更克服環境、栽培、設備等困境,目前日本越光米已成功扎根斗南,成為農友與農會引以為傲的物產。

斗南食物日將越光米融入校園營養午餐,邀請生態廚師設計專屬的斗南餐盤,豐富學童的餐桌與風土文化。透過食物日,不僅讓孩子們一嘗斗南越光米的美味,也認識在地的產業故事,將環境永續的種子種在每一位孩童們的心中。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