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悅門。
土地
【神明好農情】城門老街石獅公

穿越兌悅門,就是府城舊時的老古石路了。靜謐的小路,兩排老屋夾道,偶爾有文青小店與懷舊餐廳出現,在車水馬龍外自成一個世界,讓人憶起多年前遊客尚未蜂擁而至的神農街。兌悅門是小型城門,建於1836年,原是臺灣府城大西門的外城,當地人稱甕城腳,是現今府城中唯一仍有人車通行的城門,基座使用珊瑚礁形成的老古石砌成,因此又稱老古石城。

番石佛藥師如來,日前回歸北投普濟寺。
土地
【神明好農情】如願歸來

在春暖花開的4月1日,北投普濟寺辦喜事,分離數十年的88番石佛藥師如來歸來了。1925年在臺灣的日本人模仿四國遍路[註],於臺北市內複製了一條以石佛串連的朝聖路線,稱「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在日本四國遍路原型參拜的是88所寺院,而在臺北遍路參拜的則是一尊尊石佛,共有88尊,石佛各有編號,從1番到88番,以及代表的四國88所寺院名稱。

白沙屯二媽遊庄,深入山林小徑與鄉鎮社區。
土地
【神明好農情】白沙屯二媽遊庄探鄉親

大家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還認為臺灣最有人情味的一條路,就在白沙屯二媽遊庄路線上。原本是媽祖出巡探視鄉親的路,隨著越來越多外地人參與、沿途居民熱情款待,形成既神氣又有人氣的地方風景。

日本西國33所寺院皆立有石碑,表示為巡禮中的一站。
土地
【神明好農情】登觀音山找觀音

最近周遭朋友紛紛出發到日本京都旅行,賞櫻名所清水寺無疑是大家的口袋名單。對我們來說,清水寺是搭飛機才能造訪的古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一百年前,臺灣就與清水寺有了連結,不必飄洋過海也能參拜清水寺觀音菩薩的分身。日治時期,移居臺灣的日本人為了求保佑,將故鄉的信仰帶來臺灣。這些神佛,有的是單一神像,也有石佛組成的靈場,好讓他們就近巡禮。

大路關第一代石獅公
土地
【神明好農情】大路關石獅公三兄弟

去年聖誕大餐在屏東縣高樹鄉的鹿角蕨溫室裡享用,產地即餐桌,滿滿的田園料理裡有酪梨沙拉、南瓜熬的甜美濃湯,用最新鮮的鳳梨汁舉杯代酒。同桌的農家大哥說,蔬果優質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水,高樹鄉正好被劃為水源保護區。

瓷畫
藝文
【神明好農情】小金門廟裡看漫畫

記得2022年金門大橋剛開通沒多久,11月初我便跟著朋友到小金門夜遊。晚間9點多,整座小島就已進入休眠狀態,我們穿越了長長的黑暗,直到西方村眼前一亮,許多村民聚在廟旁聊天,戲臺上的包青天正演得熱烈。

矮靈祭
藝文
【神明好農情】結芒的約定,矮靈祭夜未眠

每到芒花盛開的季節,就是賽夏族連續三夜的矮靈祭登場之時,今年在北賽夏舉行,我跟朋友在第一晚上山,頭一件事就是到祭屋報到,讓族人繫上避邪的芒草。繫上後,彷彿勾勾手做約定,與賽夏族一起遵守祭典規矩。

五狄軍
土地
【神明好農情】五營捍衛戰士好親民

偶爾在南部發現鄉間小廟,先別急著認定是土地公,仔細瞧瞧,有可能是統稱為「五營」的神將。不要小看這小巧的廟,裡面可是擁有千軍萬馬神力,守護村莊不受邪魔入侵,是村裡的捍衛戰士,在臺灣南部與金門、澎湖為普遍的民間信仰。

旗魚神
土地
【神明好農情】守護最後的鏢魚手

10月東北季風吹起,臺灣東部海域不平靜,浪濤下一陣騷動,俗稱「丁挽」的旗魚隨著黑潮來到,成功鎮上僅存的幾位鏢魚手準備出航,一場驚心動魄的人魚大戰即將展開。

福景宮
土地
【神明好農情】匠師陳世仁的馬桶窯與饅頭塔

寺廟屋頂的龍鳳花草與生動人偶,都是利用剪黏、交趾陶等傳統工藝做出來的,是寺廟不可缺少的民俗藝術,但你可知道這些交趾陶,有可能是跟馬桶一起燒出來的?而且想了解作品是哪家流派,觀察塔身是直是圓就可知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