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好農情】普濟燈會,點亮盞盞夢想

普濟燈會彩繪燈籠,各有巧思。

普濟燈會彩繪燈籠,各有巧思。

文字/攝影 王曉鈴

數大就是美,在府城「普濟燈會」可以得到印證,一千八百盞燈籠高掛在「普濟殿」廟埕與國華街上,鋪成一條長長的天空燈河,路過的人仰著看、笑著看,從心底「哇」出來地讚嘆。普濟燈會很美,美在為數眾多的燈籠,也美在匯聚夢想的放光。

位在臺南中西區的普濟殿,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臺灣最早的王爺廟。對外地遊客來說,普濟殿是一年一度看燈會拍美照的景點;對府城人來說,在歷史和地理上,更是舉足輕重。根據國家文化記憶庫資料,普濟殿建於明永曆年間,主祀觀音菩薩,原名「普濟寺」,跟很多同樣拜觀音的佛寺同名;當時兼具會館性質,提供旅客住宿休憩;後來陪祀的池府王爺香火漸旺,擴建廟時,便改奉池府王爺為主神,改名「普濟廟」。

傳說明寧靖王朱術桂常來廟裡,感應池府王爺的靈驗,特賜為「殿」,改稱「普濟殿」,並封池府王爺為威靈王。另一個傳說是府城地形如鳳凰,而普濟殿位於蜘蛛結網穴,以廟為中心延伸街道如同八卦網,好留住府城這隻「鳳凰」的繁榮。

如今道路擴建街景改變,鼎盛場景只能追憶。十多年前,在地人意識到過年的喜慶感消失了,他們思考如何找回廟會的美好光景。「來辦小時候提燈籠的元宵燈會吧!」二〇一二年,普濟殿開始自辦燈會,他們說「自己的燈會自己辦」,別地燈會都找專家製作花燈,但普濟殿讓素人畫,他們提供白色燈籠,邀請臺南學生參與彩繪比賽。第一年只有三百多盞,五年後一千五百盞,燈籠寄件範圍越來越廣,甚至有外島寄來。

從此春節前夕,普濟殿忙裡忙外掛燈籠,人手不夠就廣邀志工,大家一起為燈籠塗上保護漆,一個個加固支架,並且為所有燈籠悉心寫上名牌,好讓每一盞燈籠的作者名字都能被看見。這樣一來,府城人仰頭賞燈同時,會驚喜發現「這個是某某人的」、「那個畫的人我認識」,多了在地溫馨,而遊客也能找到普濟燈會專屬的地方特色。「越在地,越國際。」他們說。

得獎燈籠主要展示於廟埕,高掛天空與寺廟燕尾齊飛。至於沒得獎或志在參加的燈籠,廟方表示,「為了感謝這些心意,只要彩繪好、交回來,我們都掛起來讓大家欣賞。」這些燈籠在國華街上亮成一道燈河,風吹來就齊頭搖搖晃晃好可愛。

普濟殿建於明代,有三百多年歷史。
普濟殿建於明代,有三百多年歷史。
府城普濟燈會標榜「越在地,越國際」。
府城普濟燈會標榜「越在地,越國際」。

作者 王曉鈴

艋舺人,路過寺廟拜拜是日常。資深旅遊記者,採訪途中拐彎看廟是經常。研究宗教文化,思考土地農事與神同行是正常。著有《日本珍奇廟》、《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