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好農情】犁頭店的萬和宮

萬和宮位於南屯老街,是當地信仰中心。

文字/攝影 王曉鈴

到臺中南屯採訪糕餅與麻芛老店,結束後就近逛逛老街。老街舊名犁頭店,現稱萬和路,從前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至今仍保留早期發展脈絡,紅磚屋與老西服店、美容院、農具店、種籽店透露歲月,路口的萬和宮更是無法忽略的存在。

「日治時期我們以做麵龜出名,當時麵粉採配給制,很珍貴的,但是每到三月媽祖生,大家不管怎樣都會拿出麵粉訂做麵龜,因為要幫神明祝壽啊。」一邊走進廟裡,一邊想起方才糕餅店第五代傳人講古。神明節慶與人的生活脈動如此貼近,這種回憶點點滴滴只有在老店才能拾得。

萬和宮建築精彩,也有很多在地特色。清康熙廿三(西元一六八四)年浙江定海總兵張國自湄洲請來媽祖,南屯開墾先民尊稱「老大媽」,日後由當地十二姓氏集資擴建大廟,以「萬和」為名,希望各族群和睦相處。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媽祖「林默娘」,萬和宮有一尊相傳「不姓林」的媽祖。據林美容老師《媽祖婆靈聖》一書指出,嘉慶年間,廟方增刻「老二媽」神像,正要開光點眼時,萬和宮一位小販遇到西屯大魚池廖姓少女,請託帶話給父母:不要悲傷,門前樹下埋有兩枚龍銀可取用。小販前往傳話時,廖家父母才發現房內女兒過世,急忙趕到萬和宮,見老二媽神像流下淚水,遂知女兒已羽化。萬和宮也因此與西屯結緣,每三年老二媽都要回娘家大魚池一趟,是全臺唯一的媽祖省親活動。

另一特色是「字姓戲」。字姓戲是臺灣傳統酬神活動,由各姓宗親會出錢邀請戲團演出,現今其他地方不再重視,只有萬和宮還維持兩百年習俗,在媽祖生日前後天天演出。從廟方貼出的演戲日程表來看,今年連續演了三十六天;參與酬神字姓從最早的十二姓,增加到將近三十姓,可見信眾幫媽祖慶生的熱情。

萬和宮建築裝飾精美,值得細看。

PROFILE

王曉鈴。艋舺人,路過寺廟拜拜是日常。資深旅遊記者,採訪途中拐彎看廟是經常。研究宗教文化,思考土地農事與神同行是正常。著有《日本珍奇廟》、《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