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菇、玫瑰菇、珊瑚菇
封面故事
製包採收初體驗,食用菇產線大公開

白色菌絲走滿太空包,長出各形各色的菇,如花瓣、如鹿角、如海底珊瑚,在南投埔里的豐年農場,每走進一間菇舍就能蒐集新菇,而且統統都能吃!入寶山就要採好採滿,還能回家自己種種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1月號 菌菇研究室──勇闖菇菇島

這是一座有菇萬事足的島嶼,得天獨厚的氣候,讓可愛又迷人的菌菇寶貝在此誕生。他們既能填飽肚子又能保健養生,採集或種植還可以換取菇幣,讓島民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但要在島上生活得先經過重重試煉……

新聞
【山林本事】種出全球第一包 FSC 驗證太空包香菇的斜槓林業

一間隨著台灣林業發展跌宕起伏半世紀的林業公司,開始重新思考「對人好、對森林也好」的林業價值,只要思維轉個彎,林業職人大步走出台灣林業新方向。

新聞
銀髮族料理太空包 幫阿公阿嬤「顧力頭」

飲食不只吃飽,還要吃出健康,尤其是銀髮族更應注意營養,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和漢典冷凍調理食品公司共同研發適合銀髮族的料理太空包,包括京醬軟骨排、麻香油封燜鴨腿、火紅牛肉刀削麵、滑蛋瘦肉粥、養生什錦豆漿粥、活力毛豆濃湯、營養滿點碗粿、元氣子米糕、紫穀碗粿等,冷凍保存,解凍加熱後就能吃,幫阿公阿嬤「顧力頭」。

新聞
菇包木屑接種木黴菌當介質 栽培草花長更優

木黴菌TCT968接種菇包木屑,加速木屑發酵分解,並降低其PH值及陽離子含量EC值,讓木屑介質更適合植物生長。臺中場以菇包木屑進行12種草花栽培試驗,發現栽培香菫、雜交石竹、六倍利等草花,菇包木屑可以完全取代泥炭土介質,草花甚至長得更好。

新聞
智慧化養菇 大省人力有益出口

農試所推動智慧養菇,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共同研究,將自動化、資訊技術、物聯網、產線設計及機械製造等技術導入菇類生產流程,降低人力需求,17日上午舉行成果觀摩,展示國內第一套國產化且已經上線的最新設備,每分鐘可穩定製造26至30包太空包,比傳統節省3至4名人工成本,降低不良率,提高品質。

農業技術
仙草肥培管理技術 氮、鉀肥施用大不同

本技術以菇類剩餘物質開發成新型栽培介質,以往菇農栽培過後的太空包,除少部分用來做為堆肥與改良土壤用途外,大多當作廢棄物處理,或任意丟棄在田野,除了浪費寶貴的天然資源外,亦對環境造成汙染。

農業技術
木黴菌消化太空包,搭配雞糞創造抗逆境資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中農改場)於近年致力於微生物製劑的研發,開發出多種可提升作物逆境耐受性能力的微生物製劑,例如耐淹水、耐乾旱、耐高低溫等功能,並有提升開花能力及減輕病蟲害之功效。運用功能性微生物發展耐氣候農業,將是未來對抗極端氣候的新武器之一。

封面故事
森林與太空包的奇遇 從一朵香菇見證國產材新價值:永在林業的林業創新練習曲

林家鼎思考著,如果能提供符合FSC驗證(木材產品的追溯驗證)的木屑給菇農,就可以生產出從頭到尾符合食品溯源標準的香菇,那不只是可以幫助菇農提升產品價值,甚至還可以發展從育苗到下腳料的「林木全利用」經濟模式。

新聞
【氣候變遷下的畜牧業】雜草變黃金!狼尾草變身太空包、廢棄後再養牛 創造農牧雙贏

大部分的農作物生產可能因氣候變遷因素被市場淘汰,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於農畜生產上的調適作為,是目前相當重要的研究課題。危機就是轉機,這樣的氣候條件卻變成國產狼尾草翻身的機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獲得農委會與科技部研究經費的支持進行相關研究,發展狼尾草生產調適策略,以創造循環經濟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