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吳郭魚
清明節後大多數養殖魚種開始陸續放養,農委會漁業署提前於今(29)日舉辦大宗養殖魚種產銷論壇,提供國內外產銷資訊,讓漁民在放養前就能掌握趨勢,海洋大學副教授詹滿色建議,虱目魚、鱸魚以及午仔魚應降低放養密度,吳郭魚大魚有惜售情形,至於石斑魚,雖然市場價格谷底爬升中,但仍建議不要追高苗價放養。
去年底到今年初,短短10天就有2波寒流報到,造成農業災損金額已破億,農業保單也因為低溫而出險, 6張與寒害有關的保單中,梨及石斑魚、虱目魚、吳郭魚、鱸魚等5種保單均出險,總計理賠金額2400萬元。
小時候跟著爸爸釣魚, 我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魚;長大後,我戴著蛙鏡,拿相機潛到水底拍魚;我訂做捕撈溪流魚類的網子、買魚叉,射吳郭魚來吃,叉魚時我的眼神跟著吳郭魚游動,對牠有更細膩的觀察。
國內前五大養殖魚種:臺灣鯛、石斑魚、午仔魚、鱸魚、虱目魚等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只有虱目魚外銷及內需數量大增,但外銷價格跌幅將近2成,國內批發價跌價1成多。學者同時預警,漁民因擔心疫情影響價格,今年下半年臺灣鯛、虱目魚、鱸魚等放養量均明顯減少,明年供貨量能可能吃緊。
吳郭魚是非洲、亞洲與南美洲國家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世界經濟中約占有100億美元產值。近年來,科學家透過同一種魚的兩個家系間的基因差異,幫助吳郭魚找到抵抗致命疾病「吳郭魚湖泊病毒」(TiLV)的辦法,而這項突破也可望保護吳郭魚,降低湖泊病毒帶來的危害。
吳郭魚是臺灣重要的外銷魚種,條凍吳郭魚主要銷往美國、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等地,年產值超過9億元。去年下半年驚傳沙烏地阿拉伯外銷通路急凍,較107年同期減幅逼近7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表示,主因是沙國突然限縮輸入資格,已積極聯繫駐外單位釐清已申請的業者未取得核可的原因,並且會協調國內食品衛生主管機關與沙國接洽,讓業者能順利出口水產品。
去年年底漁業署啟動吳郭魚產銷調節政策,預計收購雲林以南、高雄以北600公克以上規格的吳郭魚4800公噸,13日截止登記,嘉義縣收購1600公噸最多、高雄市掛蛋,估全臺不超過4000公噸。漁業署表示,收購補貼屬短期調節措施,長期而言還是會朝輔導計畫性生產,避免集中出魚來穩定產業。
上週寒流發威,山區與中南部空曠地區有寒害災情,農委會3日統計全臺總損失金額1619萬元,以茶葉產區的南投縣農損金額最多,損失668萬元。而嘉義與臺南地區有測站出現連續10小時低於攝氏10度,農金局公告有17件低溫參數型保單已啟動理賠,總理賠金達174萬元,理賠金會儘速賠付到漁民手中,協助漁民復養。
去年至今寒流少,對國內養殖漁業來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收成量大,憂的是若沒有通路配合、消費者不買單,只能低價求售。漁業署多年前建立養殖漁業放養查詢平台,讓漁民可適時掌握國內不同魚種的放養狀況。今年開始,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再提供未來兩個月大宗魚種的市場資訊,讓養殖戶可適時調整養殖計畫與通路,降低因集中上市虧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