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鱉:溫泉水滑鱉味美

客人問:「現在要撈嗎?」林信弘抱出一個鋼盆:「剛好雜誌社要來拍,我先撈起來了,你看。」盆底躁動不安,傳出尖銳爪子刮金屬的沙沙聲。

我們探頭看,一隻草綠色的扁平甲殼生物,用爬蟲類的狹長眼珠瞪視我們。頭尖嘴細,像烏龜又像鱷魚,充滿皺褶的長頸生猛有力,在空中不斷揮舞,甚至可以轉動一百八十度往後攻擊,林信弘提醒:「小心別被咬了!」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4年10月號 怪多滋味

節氣更迭,平安送走中元,又將迎來熱鬧西洋萬聖,應該來點不一樣的。這期《鄉間小路》勇於突破舒適圈,為鄉友們引介不同以往的臺灣特色食材──前往高雄「青隆鱷魚場」,認識曾作為臺灣辦桌文化重要食材的鱷,面對大眾飲食、環境觀念的時代變遷,如今如何發展;也轉進「海王星餐廳」,請國宴級大廚開席當年最鱷料理。

現代鱉料理,洋蔥番茄燉甲魚。圖片來源/美濃業者提供
新聞
一段未知的「吃鱉」歷史:日治到戰後臺灣的養鱉技術與食補文化/郭忠豪

鱉食進補反映了一段有趣卻罕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傳統中國本草文獻記載鱉食可滋陰、涼血、補氣與健肺,上述觀念傳入日本,使得鱉成為重要的滋補聖品。日治時期日本在臺發展養鱉事業,以資金和技術介入鱉的養殖試驗,將鱉從野生轉變為人工養殖,造就臺灣養鱉技術現代化。

新聞
靠產銷履歷建立品牌、開拓市場 鱉農謝育諮、洋菇農周昭陽獲選達人

屏東麟洛青農謝育諮承接家庭養鱉事業,她藉取得產銷履歷驗證,用透明生產資訊贏得國內市場信任,拓展市場。雲林虎尾洋菇農周昭陽利用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生產洋菇,取得產銷履歷驗證,更讓他成功建立自己的品牌,年收入可達1千多萬元。

新聞
鱉骨變身狗零食,養鱉少女看見產業潛力

第二屆百大青農謝育諮家中養鱉,也養了十幾條狗,總利用閒暇時間做流浪狗救援、結紮等相關工作,某天觀察到家中的狗喜歡啃食養殖時淘汰下來的鱉甲骨,她突發奇想,把鱉骨磨碎製成狗零食販售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文化鱻事】從祥瑞象徵到王八蛋,「掠龜走鱉」俗諺祕事多

臺諺有云:「掠龜走鱉」(得此失彼)、「龜笑鱉無尾」(五十步笑百步),如此這般一再把龜和鱉扯在一起,究竟是為什麼?大概是兩者外型上相似,又生物分類上同屬爬行綱⼂龜鱉目。兩者所不同之處,在於鱉不像龜一樣,擁有堅硬甲殼、且周圍有膠質裙邊,且前者鼻子尖而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