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業保險法三讀通過 保費補助上限提高至75% 增訂農業保險基金規模1百億

立法院三讀通過《農業保險法》,保費補助上限大幅提高,院版以50%為上限,但立法院朝野立委均認為上限應提高,以鼓勵農民投保,最後拍板通過專法實施後5年內,補助上限75%,第6年上限為60%;同時,增訂農業保險基金的資金來源中,政府捐助部分應逐年編列至1百億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往後有專法作為後盾,我們有信心能更有效來推動農業保險」。

新聞
「農業保險法草案」初審通過 保費補助比率、保險範圍留待朝野協商

立法院經濟、財政委員會4月1日聯席續審「農業保險法草案」,其中牽涉農業保險主管機關補助保費比率、農業保險範圍之用詞定義,以及針對承辦保險農漁會之違法究責等條文,因農委會及立委間仍存在不同意見,決議保留立法院會朝野協商。

封面故事
天違逆,人自助 站穩農損困境——農業保險分散經營風險

截至2019年10月的統計資料,已開發銷售16種品項保險,包含農作物、養殖水產、家禽禽流感及農業設施,合計23張保單,未來將持續開發新品項保單,擴大保障範圍,並鼓勵農民參與以提高保險覆蓋率,協助降低農業經營風險。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不再看天吃飯-「農業保險」保障農民收入安全

台灣地理位置特殊,極端氣候頻繁,颱風、豪雨及乾旱等天然災害侵襲率高,今(2019)年包括白鹿颱風、0812豪雨、利奇馬颱風、8~9月高溫、米塔颱風等天災,全國各地傳出農損災情。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香蕉也有農業保險】香蕉保險首創無人機勘災 農業保險法草案送審中

104年起農委會陸續試辦農業保險,繼梨、芒果、蓮霧、鳳梨等水果保險,今年推出文旦柚及香蕉植株保險。其中,香蕉植株保險,更是首創結合無人機空拍技術評估災損面積,香蕉倒伏面積超過2成即可獲賠,每公頃最高可理賠28.8萬元。今年農委會在屏東及高雄地區試辦,試辦期間農委會補助2分之1的保費外,屏東縣內的蕉農,還能獲得縣政府保費4分之1的加碼補貼。

新聞
【823暴雨事件】投保「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19張保單已展開理賠

除了水產農業保險,台產也在今年7月,針對屏東8個鄉鎮,推出「颱風風速及降水量參數蓮霧保險」,理賠條件是連續120小時累積降雨量達到600毫米以上,目前尚未達到門檻,台產正密切監測屏東地區降雨情況。

新聞
農家子弟推農業保險經驗談:勤溝通,也要簡化投保流程

在農委會及農金局的支持下,繼梨保險、水稻保險、石斑魚保險,今年擴及的農業設施保險,富邦產險預計於今年10月中推出虱目魚保險。李慧玲指出,針對虱目魚保險,主要將以氣象參數規劃,以低溫寒害出發,期望保險成為農民面對極端氣候的後盾。

新聞
再訪楊明憲:現行單一作物收入保險只是過渡,農場總收入保險才是終極目標

另外,目前政府預計編列的農業保險基金預算為50億,楊明憲表示,農業保險基金的設立是未來確保農業保險順利運轉的關鍵,在過去歷年最大天災災損達到360幾億加上其它產業損失,建議應該以最大損失的角度,將預算拉升到500億。楊明憲表示,如果以50億來做,這個保險基金未來風險承擔能力令人擔憂,恐怕不足以表現政府推動農業保險的決心。

新聞
應積極推動農業收入保險,降低農民遭遇天災與產銷失衡風險/楊明憲

長年研究農業保險的逢甲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發展農業保險等同建立臺灣農業所得安全網,是臺灣農業發展必經之路。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農業保險推三年,單品項覆蓋率仍有提升空間,問題在哪?

農業保險試辦已三年多,農委會陸續納入高接梨、芒果、釋迦、水稻等七項保單,不過投保率偏低,以農糧類來看,比例最高的高接梨只有3.81%,今農委會召開公聽會討論,地方農會、農民表示,保單規劃不夠細緻、保費偏高、同一作物品項不同地方政府補助不同調等,都會造成推廣上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