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育種
「我跟匡易是2012年認識的嘛」,謝丞傑和匡易已是超過10年的老友,當時仍在興大就讀的匡易在網路上販售一株白色長壽花,「很漂亮」,引起謝丞傑注意洽詢,兩人成為臉書花友。謝丞傑表示,兩人初次見面「就約田尾,我們就去逛園藝店」,並進一步切磋鑽研育種,友誼生根持續至今。
「你好,這裡是香久園,請問有幾位呢?……」田尾私人花園香久園今年2月11日起首度開放收費參觀,星期四上午還沒到十點開園時間,已有兩團共十幾人遊客等在外面,負責接洽預約的園主之一匡易手機早響個不停,接電話接到手軟,都是想預約或臨時參訪的客人。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民國54年次的吳永培是臺大農藝學博士,自80年分發嘉義分所後,32年歲月盡奉獻於此,22日晚間被發現因心臟血管疾病、心因性休克倒臥嘉義分所試驗田中,緊急送醫不治,享年58歲。
國內有中雞場、蛋雞場卻獨缺種雞產業,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表示,主因蛋種雞育種成本太高,培育出一個性狀穩定的品種可能得耗時10餘年,投入上億元;而且臺灣市場小,種雞要有外銷市場才具誘因,但國內仍是禽流感疫區,種雞無法出口,也增加建立種雞產業的難度。
「有植物的地方就有家」,在媒體報導觀葉植物的奇貨可居之前,我一直這樣看待生活中的植物。變葉木、朱蕉、福祿桐、彩葉草、椒草……這些是早期在臺灣曾被注目的觀葉植物;疫情期間,源自雨林的觀音蓮、蔓綠絨、火鶴,經由精心拍攝的美照在媒體網路傳播,困在家裡的人們看見了擁有鮮明葉脈、絨布般質地、鮮紅或黝黑色彩等華麗葉片的觀葉植物,開啟了生活的新大門──那就來「獵」植物吧。
謝光照自民國73年到農試所服務,服務至今38年,6月30日退休,他職業生涯參與育成玉米品種有「臺農351號」以及臺農1至8號,其中包括硬質玉米3個、青割玉米3個、糯性玉米2個及白玉米1個,總共9個品種。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主要供畜牧業飼料使用,糯性玉米及白玉米則是食用玉米。
近年來飲食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對量的要求已經不再,轉而注重米的品質、外觀及口感,甚至是健康、安全性的要求。而有機及友善栽培以不施用化學農藥、肥料的栽培方式,減少栽培時對環境的衝擊;對於農產品品質的要求也比慣行栽培的方式更加講究,以生產安全安心的農糧產品。
我是桃園市人,接近蘆竹鄉,父祖世代做農,都是佃農,沒有自己的田,跟大地主租地,我爸爸、阿公都是佃農。從小我就對農業很有興趣,以前在家裡自己跑到屋頂,我爸爬不上去,只有小孩才爬得上去,我爸根本不曉得我在屋頂搞什麼,我在屋頂種菜……
九層塔是多年生草本的臺灣重要香料作物,生長速度比大多葉菜快,夏季2到3周便可採收一次,在謝丞傑母親手上成為主力栽培作物,但國產九層塔自2009年起盛行露菌病,染病植株衰弱減產,挑揀更費人工,謝丞傑5年育成抗露菌病九層塔,但此品種缺乏可結籽的稔性(Fertility,指生殖力),要育成可量產的九層塔,還差最後一哩路。
謝丞傑自學花卉育種有成,18、9歲時就在自家門口和二樓鐵窗、陽臺上育出他生平第一個長壽花品種、耐熱性良好的「金皇」,是備受國內園藝界期待的年輕育種家;他和育種同好匡易共同經營的私人育種園地「香久園」,近期也受到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