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菌
近年在氣候變遷下,極端高溫、低溫及乾旱均會造成香菇產量下降,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輔導百大青農劉啟葦建立香菇水簾立體化栽培技術,設立全國首座強固型水簾溫室,調控菇舍環境冬暖夏涼又保濕,菇包菌絲生長速度提高25%,產量提升近3成;搭配層架立體化栽培及養菌、出菇分流周年生產,栽培量更比傳統菇舍增加10倍。
「洗舊」與「抓破」是牛仔褲產業很重要的技術,我不時在網上看到牛仔褲廣告,某些潮牌時尚講究產品破爛的程度,有些牛仔褲看起來彷彿曾慘遭怪獸攻擊,或在坎坷路面上拖行萬里(無誇飾)。有時候你不禁思考,為什麼日子過得比遠古時期舒適的現代人,如此講究歷經風霜的氣質。
天啊!我種的茄子葉上怎麼會有黑色的病斑?我該怎麼辦?別擔心!若有農作物病蟲害問題,只需加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場)作物病蟲害診斷服務的LINE@,或至桃園場官網首頁掃描QRcode,即可透過線上提供照片和資訊的方式,獲得相關專家諮詢提供適當的處理方式。
身為野菇觀察的初學者,出發前需準備哪些記錄器材與工具?上山後,野菇多半在哪些基質或樹種附近出沒?觀察的當下,又能從蕈菇的哪些構造端詳與對照?資深的野菇觀察家艾蜜莉與唐月雲(唐姐),也是臉書社團「野菇生態觀察-Taiwan Fungus」的版主,帶你一頭栽入菌菇的奇幻星球。
這是一座有菇萬事足的島嶼,得天獨厚的氣候,讓可愛又迷人的菌菇寶貝在此誕生。他們既能填飽肚子又能保健養生,採集或種植還可以換取菇幣,讓島民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但要在島上生活得先經過重重試煉……
臺灣曾是香蕉王國,1967年,高雄市旗山地區的香蕉,因香蕉鐮孢菌所造成的黃葉病而大受打擊,影響外銷。1960年代,南部香蕉產區也因香蕉黑條葉斑病菌所造成的香蕉黑條葉斑病大流行,而遭受嚴重損失。這些真菌可導致某些品種的香蕉絕種,在以香蕉為主食或是重要經濟作物的國家,這些真菌讓數百萬蕉農與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蔬果採後處理的目的,在於確保蔬果運輸、貯藏期間能夠維持新鮮、完整,把最好的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隨著世代變遷,消費者注重的已經不僅是美觀、好吃的蔬果,更追求健康、安全的食材,因此,針對不同蔬果及目標市場,開發出最適合的採後處理程序,以更安全的方式減少蔬果貯藏期病蟲害發生,並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態,是學術和產業界發展的目標。
你可能聽過在實驗室用動物細胞培養的「組織培養肉」,還有利用大豆等豆類蛋白製成的「素肉」或「未來肉」,但微生物蛋白質並不屬於以上這兩種,而且因為產能效率太好,已經成為「仿造肉」(meat analogues)市場的第三大支柱。
在臺灣,稻熱病最常發生在第一期稻作上,水稻插秧後35至45天最容易被感染。高屏地區(熱帶地區),一般是每年一至二月的幼苗期,與二至三月的分蘗期,因氣候正值日夜溫差大且濕度高(90%上),所以容易發生。到了四至五月的孕穗期及抽穗期,一旦染病就會歉收。目前有效的防治作法就是噴藥以及合理施肥。
了解真菌界之路既漫長又艱辛。古希臘羅馬時期認為閃電會產生蕈菇,直到18世紀中葉,博物學家還是不大了解真菌;「現代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1707-1778)其實沒讓真菌研究進步,反而倒退了。不過仍然有些小小的突破,逐漸釐清真菌的定義,演變為今日真菌學家所知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