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博物館】早期的真菌學家

菌菇博物館、真菌、黏菌

內容提供/大家出版 文/伊斯特・蓋亞(Ester Gaya)等 譯/周沛郁

真菌恐怕是地球上我們了解最少、誤解最多的生物。真菌和動物的關係比和植物更近,這類生物是維繫我們食物來源、健康、生態系和全球大氣化學的關鍵。真菌的生活方式和形態五花八門,有的小到只能從顯微鏡窺見,有的則超級古怪。

了解真菌界之路既漫長又艱辛。古希臘羅馬時期認為閃電會產生蕈菇,直到18世紀中葉,博物學家還是不大了解真菌。不過仍然有些小小的突破,逐漸釐清真菌的定義,演變為今日真菌學家所知的樣貌。

真正研究出進展的第一位科學家,是義大利的皮耶.安東尼奧.米凱利(1679-1737),他不只最早描述子囊裡和擔子上的孢子並繪製出來,而且證明了孢子能長出新的真菌。不過對他所處的時代而言,米凱利的研究太過前衛,他大部分的成果並沒有發表。幸好他遺留下的知識至今仍然隨著他創建的名詞而長存世間,包括麴黴屬籠頭菌屬毛黴屬鬼筆屬多孔菌屬柄銹菌屬

「現代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1707-1778)其實沒讓真菌研究進步,反而倒退了。他對真菌的觀念混淆,因此把真菌納入植物界,把種類差異極大的真菌歸到同一個屬之下。

早期的真菌學家研究的部分生物(例如露菌病菌黏菌),現在科學家已知道並不是真菌,不過仍然以真菌稱呼。比方說,邁爾斯.約瑟夫.伯克利牧師(1803–1889)是英國真菌學的開創者,他的真菌收藏為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真菌博物館揭開了序幕。他因為調查馬鈴薯晚疫病的成因而聲名大噪,正是這種病害導致了1845到1849年間愛爾蘭的大饑荒。伯克利確認了罪魁禍首是我們現在所知的一種露菌病――馬鈴薯晚疫黴。亞瑟.李斯特(1830-1908)和女兒古列爾瑪(1869-1949)花了大約50年的時間,小心翼翼地觀察、描繪黏菌,出版了《黏菌專論》,插圖精美豐富,發行3版。在這些早年的觀察之後,我們對真菌界的了解持續演變,現在更清楚真菌是什麼了。


01-1SA 菌菇博物館、真菌、黏菌、真菌學家

馬鈴薯晚疫黴(上方1a~1c)以及黏菌(2a~2g)。可右鍵點圖放大。繪圖/凱蒂・史考特(Katie Scott)

圖片解說

1.馬鈴薯晚疫黴

學名:Phytophthora infestans

顯露病徵的

  • 1a) 葉子
  • 1b) 馬鈴薯
  • 1c) 孢囊柄和孢子囊

我們現在知道,造成馬鈴薯晚疫病和其他所謂「露菌病」的病原體其實是藻類,不過這些藻類不含植物都有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胞器)。由於這些藻類能形成類似真菌的菌絲和孢子,所以過去被視為真菌。(農傳媒編按:近年露菌病菌被界定為屬於「卵菌綱」Oomycete〕,為「原藻界」Chromista;或譯為色藻界〕生物)

2.黏菌

黏菌並沒有共通的祖先,但通常被分為一類,稱為變形蟲目。

  • 2a) 多頭絨泡黏菌的變形體時期 這時黏菌形成單細胞的分支網絡構造,會尋找食物並攝食。即使沒有神經系統,這些單細胞的生物體似乎也能集體溝通,了解它們找到的物質。環境潮溼時,會迅速形成變形體。
  • 2b) 絨泡黏菌屬的產孢構造 環境變乾燥的時候,變形體會變成產孢構造。
  • 2c) 香蒲髮菌 學名:Comatricha typhoides
  • 2d) 黑髮黏菌 學名:Comatricha nigra
  • 2e) 光果黏菌 學名:Leocarpus fragilis
  • 2f) 盤基網柄菌 學名: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盤基網柄菌在實驗室環境中培養時長得很好,用於遺傳學研究。
  • 2g) 杯狀半網黏菌 學名:Hemitrichia calyculata 圖中畫出三個發展階段

延伸閱讀


菌菇博物館 封面

 

 

 

《菌菇博物館》

作者:伊斯特・蓋亞等撰文、凱蒂・史考特插畫

譯者:周沛郁

出版:大家出版

 

 

 


本文摘自伊斯特・蓋亞等著、大家出版《菌菇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