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褶
封面故事
上山去!尋找森林裡的野菇

身為野菇觀察的初學者,出發前需準備哪些記錄器材與工具?上山後,野菇多半在哪些基質或樹種附近出沒?觀察的當下,又能從蕈菇的哪些構造端詳與對照?資深的野菇觀察家艾蜜莉與唐月雲(唐姐),也是臉書社團「野菇生態觀察-Taiwan Fungus」的版主,帶你一頭栽入菌菇的奇幻星球。

菌菇博物館、真菌、黏菌
新聞
【菌菇博物館】早期的真菌學家

了解真菌界之路既漫長又艱辛。古希臘羅馬時期認為閃電會產生蕈菇,直到18世紀中葉,博物學家還是不大了解真菌;「現代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1707-1778)其實沒讓真菌研究進步,反而倒退了。不過仍然有些小小的突破,逐漸釐清真菌的定義,演變為今日真菌學家所知的樣貌。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雨來了菇菇長起來! 在福山植物園中探尋蕈菇秘境

東北部地區經常下雨,潮濕環境下,大型真菌類就會長得很好,以終年潮濕且人為干擾度低的福山植物園為例,除了冬天沒有之外,春、夏、秋三季,都有各式各樣種類豐富的菇類,可以尋寶欣賞,現在5月,有小菇屬、皮傘、靈芝、假芝,會在園區裡一些角落出現,只要連續下雨,就能看到他們,不過,一旦遇到2天出太陽,他們又變成菇乾。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廢棄菇頭再利用,較對照組提高仔羊增重達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與農業試驗所一同攜手合作,利用菇類副產物改善仔羊生長及免疫力,由於蕈菇類含有豐富纖維素,且栽培過程不需使用農藥,是一種兼具安全衛生與營養美味之健康蔬菜。因此,在需求量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其副產物-菇頭,成為值得開發的綠色飼料之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