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去!尋找森林裡的野菇

蕈褶

蕈褶的型態多變,長短、有無鑲邊、有無橫脈,都是觀察重點。

文字/李盈瑩 攝影/吳尚鴻

身為野菇觀察的初學者,出發前需準備哪些記錄器材與工具?上山後,野菇多半在哪些基質或樹種附近出沒?觀察的當下,又能從蕈菇的哪些構造端詳與對照?資深的野菇觀察家艾蜜莉與唐月雲(唐姐),也是臉書社團「野菇生態觀察-Taiwan Fungus」的版主,帶你一頭栽入菌菇的奇幻星球。

原先只是喜歡爬山的艾蜜莉,幾年前被山徑兩側造型多樣且色彩繽紛的野菇所吸引,從拍照記錄起始,而後為了探索更多知識,她翻找圖鑑、加入國內外的網路社群,連帶拉著伴侶一同入坑。唐姐也有著類似的軌跡,假日習慣與先生在內湖住家附近踏青的她,以往多觀察山林裡的植物、樹梢上的野鳥,偶然發現藏在腳邊的真菌野菇,其神祕與豐富的程度毫不遜色於植物,便開啟了迷菇、尋菇的嗜好。

兩個熱愛野菇的女子在網路社團相識,進而從虛擬世界跨入現實生活成為菇友,不僅相約外出找菇,更將記錄下的圖文系統化整理於部落格「艾∼台灣的真菌手札」,提供同好檢索查閱,並本著分享的初衷創了臉書社團,成立兩年就吸引2.5萬名社員加入,交流分享在野外遇見的菌菇。

雨水的餽贈 姿態萬千的菇菇們

時序入秋,東北季風帶來幾場豐厚雨水,將山頭與森林浸潤得十分濕漉。細雨綿綿的10月清晨,艾蜜莉與Alan、唐姐與李先生兩對因菇結緣的夫婦,正準備出發前往內湖大崙山尋找野菇。

從步道口出發,行路不久,便在一旁不起眼的朽木上發現別緻的鳥巢菌;再走一段,樹林下層層落葉間略現幾叢橘紅色、宛如珊瑚或火焰般的金赤擬鎖瑚菌,以及在暗處會發出螢光的小扇菇、在微距鏡頭下呈現梅花狀的暗藍小菇,往步道支線探尋,還有生長於枯樹上的毛木耳。

臺灣夏季到秋季菇種繁多,為適合觀察野菇的時節;而冬季到初春則有少部分偏好低溫生長環境的菇類。菇類喜愛潮濕,因此連續下雨後是賞菇的最佳時機,一般而言,小型菇的生命週期短,短至數小時,需趁雨剛停歇之際較有機會遇見;而中大型野菇因菌絲體發育為子實體所需的時間較長,在下雨後約幾天至一、兩週方可見。

菌菇無所不在,從沙灘到高山皆有分布,尤其臺灣地形變化大,種類更加多樣。北部的陽明山、滿月圓、東眼山、福山植物園與太平山,中部的合歡山、大雪山、武陵農場、觀霧,南部的壽山、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都是推薦的賞菇勝地。

貼近地面 成為一名野菇偵探

「尋找野菇的人,爬山時眼睛是往地面探的。」有些野菇會從土裡長出來,有的就長在落葉上,也有許多生長於倒木或枯枝上,甚至還有鍾情於單一基質的真菌,例如大崙山步道一處山紅柿樹下,散落一地的果實中就有部分長出珊瑚菌狀擬青黴,宜蘭農村也常能見到露天堆置的粗糠,於大雨過後冒出令人驚奇的星頭鬼筆,兩者都是真菌與基質之間呈現專一關係的案例。

驅車行駛於大崙山一帶,路旁一處裸露的山壁,幾株長尾栲生長其間,林下冒出一朵朵紅菇屬與乳菇屬的中大型野菇;另一處布滿二葉松的林間則有點柄乳牛肝菌出沒,唐姐向我們分享如偵探般找菇的祕訣先熟悉相關植物,像是在地面尋找殼斗科的橡實、二葉松的松針落葉,即能循樹找菇,找到與這些樹種形成共生關係的野菇群落。

每到一座森林,他們四人就像林下的小精靈各自蹲踞一角蒐羅野菇蹤跡,使用可翻轉螢幕的小單眼,貼緊地面以低角度忠實呈現蕈褶紋理,艾蜜莉在一旁以LED持續燈協助補光;李先生則隨身攜帶具微距功能與內建環閃的防水相機,精準捕捉暗藍小菇、金黃鱗蓋傘幼菇之細節,消弭肉眼的限制,呈現一幅幅令人著迷的微觀世界。

暗藍小菇
微距鏡頭下,呈現梅花狀的暗藍小菇。(圖片提供/艾蜜莉的菇菇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