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林業署長林華慶專訪01》進擊保育策略跨出國有林 著眼臺灣未來40年棲地保育

「臺灣下一個40年的保育、尤其棲地保育的主戰場是在國有林區之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主管國有林事業區及區外保安林面積約162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一半,林業保育署長林華慶表示,包括石虎在內6成保育類野生動物,因為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受到棲地喪失、路殺、毒殺及遊蕩犬貓等威脅,保育工作得跨出國有林。

新聞
生物多樣性是自然解方基礎 林務局攜手民間復育淺山棲地 家樂福用消費力加速行動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2日的「生物多樣性高峰會」,邀請農委會林務局、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玉山金控及家樂福等產官代表,分享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果。林務局指出,面對氣候變遷等各種環境挑戰的「自然解方」(NbS)要以生物多樣性作為基礎,林務局透過與民間合作,復育淺山平原的棲地環境

新聞
種樹造林、竹林疏伐、電動農機可固碳 碳滙計算「方法學」7、8月將陸續通過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農委會日前宣示2040年要比國家目標更早達到淨零碳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5)日表示,農業部門種樹造林、電動農機具、竹林疏伐等均有碳匯,農委會正與環保署合作訂定相關碳匯計算「方法學」,預估7、8月會有方法學陸續通過,未來農民除了做農業生產,還有碳匯可兼賣碳權。

新聞
生物多樣性保育 林務局推明年底國有林FSC全驗證 2025年認證「有效保育地」30處

聯合國要在2030年前保護30%區域的生物多樣性,農委會林務局針對陸地區域提出具體推動期程及方向,預計目標明年底前讓國有林全面完成FSC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驗證;並推動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地」(OECM)認證,2025年至少認證30處,以讓臺灣陸域受保護區域占比在2025年可達35%。

新聞
屏東林管處擴草鴞棲地 光林智能照明助海龜不迷航 12單位獲首屆臺灣生物多樣性獎

首屆「臺灣生物多樣性獎」,包括屏東林區管理處因在高屏溪種植白茅草抑制揚塵,同時營造草鴞棲地,維繫草鴞族群;光林智能科技公司透過改善道路照明,在不犧牲照明需求下,降低人造光源對其他物種的影響,讓蘭嶼海龜得以返回大海,總計12個企業單位獲獎。

新聞
特生中心「秒殺」營隊培育生物人才 環教種子投身動保行列 今年首推農民田間調查課程

特生中心今年首度針對農友設計環教課程,特生中心副研究員王經文表示,農友從事友善農業總期待知道田區生物多樣性是否增加、如何改善,課程將培訓農友作生物多樣性的生產環境維護管理及調查;預計3月中旬開課,2月底開放報名,先試辦一梯次40人,後續視參與情況再增開課程。

水梯田
封面故事
「田含水親像喝一口水含佇喉嚨」 人禾基金會的貢寮水梯田十年經驗

2011年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簡稱人禾)在林務局的支持下,與貢寮水梯田的農夫們一起埋頭續耕,為保存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努力,驗證里山梯田之於環境保育的豐富生態價值。透過「生態系服務給付」概念的落實,支持私有地投入保育公益、用吃來維護環境的概念,逐年受到外界肯定,也促進地方產生更多以環境為本的改變。這段跑在前端的貢寮經驗,走過了十年時光,與政策一同從土地裡慢慢長出來,其中的思維與發展脈絡或許能為接下來的案例提供參考價值。

象山公園 臺灣原生植物花園區
新聞
象山公園原生植物花園 植草愛林「原」來最好

百花盛開、萬物欣欣向榮,每到季節交替象山公園彷彿披上新衣,如同上演生態秀。位於象山捷運2號出口「臺灣原生植物花園區」這塊園地,經由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認養後,原本進行蜀葵示範種植及四季花海景觀營造;後來改造成臺灣原生植物示範展示區,目前已種植 50 餘種原生植物。

土壤在你我腳下,只因非視線所及而缺少關注,然而土壤中那些非肉眼可見的生物,卻可能關係著你我的未來。圖為跳蟲(Collembola)。(圖片來源/Andy Murray/A CHAOS OF DELIGHT 授權使用)
新聞
【護土固碳05】養土共生好夥伴 種好作物得靠土壤裡的小生物

土壤可以是減緩氣候變遷的答案,但若沒有土裡的生物也做不到。原始深山森林中,沒有人為施肥卻能長出參天巨木,植物的養分來自大氣沈降、土岩風化和土壤內的養分循環再利用;正因為有各種細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以及更大型的線蟲、跳蟲、雞母蟲、蚯蚓等土壤動物,默默進行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封面故事
全臺志工總動員,防治斑腿樹蛙的10年長征

臺灣37種蛙類中,外來種為美洲牛蛙、亞洲錦蛙、海蛙、斑腿樹蛙、溫室蟾(2021年3月底發現)共五種。美洲牛蛙自1920年代從溫帶國家引進臺灣,1960年人工養殖成功,期間雖有零星逸出,但都未在野外建立族群。而1998年發現的亞洲錦蛙及2005年現蹤的海蛙,因屬熱帶物種,分別局限在雲林以南及屏東地區,也未造成嚴重擴散。然而,自2006年第一起斑腿樹蛙通報至今,短短十多年便已擴散各地,究竟是什麼樣的天時地利,促成了斑腿樹蛙幾近全境擴散的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