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牧草
隨著台灣乳業在日益競爭的市場中努力突破,酪農也在仔細考慮具體措施來提升生產力和效率,草飼料作為飼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支撐著乳品生產。許多實例已證明,更多的選擇才能為產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由歐盟共同資助的「歐盟脫水牧草:源自大地的優質營養」推廣活動,旨在將來自西班牙和義大利的歐盟飼料的高品質解決方案帶到全球多個市場,活動已在台灣啟動。
為讓寵物草的生產更省工及更有效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簡稱畜試所)繼培育出寵物專用的牧草後,再開發「寵物級牧草禾豆混植生產模式」,提升國產牧草的精緻度。此模式除讓牧草營養均衡及高效生產,並能控制雜草生長達到省工目的,更能減用肥料維持地力。
農曆生肖進入兔年,毛茸茸外表加上慧黠的眼睛,讓兔子成為僅次於犬貓受歡迎的寵物,走入家庭成為寵物的兔子,都是歐洲穴兔馴化培育而來,屬於同種不同品系,養兔子看似簡單,給飼料及紅蘿蔔即可?台灣愛兔協會表示,寵物兔不僅有棄養問題,一旦出現失控繁殖更難處理,呼籲大家不能一時興起養兔子,飼養前必須做足功課,想好、準備好才能開始養。
臺灣酪農業近年整體表現暢旺,根據農委會2020年《農業統計年報》,在畜牧生產類疇中,截至年底臺灣產乳牛合計6萬2,916頭、產乳量共43萬7,155公噸,相較10年前不僅飼養頭數增加10%,產乳量也提升24.5%;再將時間軸拉回20年前,相較過往,今日產乳牛頭數只微幅減少0.3%,但產乳量卻提升了26.4%,足見受惠飼養管理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產乳量增加。要帶動國內乳品更具競爭力,產乳量一直是關鍵環節,而這部分又與牛隻採食營養休戚與共。本篇將從牛隻日糧營養觀點探討產乳量,同時觀照地產畜牧飼料自給率提升辦法,以冀降低極端氣候與國際航運風險對糧食安全的衝擊。
臺灣生產的牧草大多都是供應給牛、羊等大型動物,小型動物如老鼠、兔子的食用牧草必須從國外進口,農民曾世佑看準商機,和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合作,首創先例在屏東恆春生產苜蓿草、甜燕麥草等專供小型動物食用的牧草,新鮮度、香味、適口性完勝進口貨,成功打進市場,每年生產1萬公斤供不應求。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結合國內生技公司,利用盤固乾草先經由巴西蘑菇栽培,再將後續的培養基製成巴西蘑菇培養基青貯,解決菇類栽培後剩料處理問題,亦提供酪農多元的芻料青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