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糧倉計畫
為調整稻米產業結構,農業部門推動「大糧倉計畫」、「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等政策,鼓勵農民二期稻作轉作雜糧,大豆為重點作物之一,臺中海線地區許多農民也在政策鼓勵下種植大豆,並發展契作主體整合產銷。「保證責任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以顏明賢、陳建瑋2位百大青農為首,主要供應校園學童豆奶,並與無印良品、摩斯漢堡等品牌合作,讓國產大豆產業逐漸成型,也提供農民不同作物選擇,節省成本並賺取更高收益。
常言「人吃五穀雜糧」,臺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村家戶的耕作物種與產業發展型態相對多元,用現在的術語就是具有「農業生物多樣性」,造就這種農村風貌的關鍵角色之一,就是花生、玉米、黃豆、甘藷等「雜糧作物」,其總產量甚至一度超過稻米。然而,雜糧產業在臺灣長期不受重視,透過爬梳產業發展變遷,可以認識雜糧特殊的產銷體系,以及在生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對整體農業生產的重要價值。
大豆有三寶,黃豆、黑豆和毛豆。不說飼料與榨油用途,只說給人吃進肚,簡單點的豆漿、豆腐、豆干、豆皮、味噌……到現代感十足的運動補充品高蛋白粉、環保蔬食者吃的植物肉等,而最好的國產豆奶當然先給孩子!國產雜糧復興,鮮食大豆先行!新鮮、安全、健康、非基因改造、低碳足跡、可追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大糧倉計畫」準備好了,6年來大豆種植面積快速成長,今(2022)年1月「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成立,將以產業自主模式,透過垂直整合、橫向聯繫,完善大豆產業鏈!
臺灣大豆消費市場需求每年約250萬公噸,其中榨油及飼料用占比9成,且多為基改大豆,餘1成供加工製作如豆漿、豆皮、豆干等大豆製品者,多使用非基改大豆,而國產大豆全部是非基改大豆,主要做鮮食用加工,因此,國產大豆市場與進口大豆市場向來有所區隔。如今,後疫情時代及俄烏戰爭等因素影響國際糧食供應緊張,目前進口非基改大豆價格,已較去年同期提高約45%,今年1月至2月份更因航運問題,發生進口非基改大豆嚴重缺貨現象,凸顯國產非基改大豆的優勢。
種田也能引入高科技!新豐碾米工廠透過田間設立的聯網感知器,蒐集溫濕度等大數據,再加上遠端遙控即時調控水情,不但省下巡田人力,透過一臺智慧型手機,就能在手機上「巡田水」,大數據及雲端運算和物聯網等新潮科技名詞和農業緊密結合,用科技種田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農委會大糧倉計畫力推國產雜糧,今年全國面積突破3萬公頃,而且都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比去年成長6成,其中花生270公頃,雲林縣虎尾鎮農會150公頃就占6成,27日上午慶豐收,所有契作農民同享歡呼收割的喜悅,農糧署中區分署副署長洪宏毅強調,農委會推動各項政策,最重要的就是要給農民有更好的收入,希望更多農民加入雜糧契作行列。
「今天有人問我要去哪裡,我說我要去當媒人公。」農糧署署長胡忠一笑著開場。今日(14)農糧署與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辦理「電商通路採購國產雜糧媒合會」,邀請9家知名電商通路業者,以及41家優質國產雜糧產品供應者進行交流,讓更多優質的雜糧作物及加工品能在餐桌上亮相。
桃園市臨海鄉鎮中,位於西南方的新屋區,曾是臺灣水稻產量最高的鄉鎮,至今仍是臺灣北部重要糧倉。這裡曾面臨大片農地休耕、荒蕪的景象,但在桃園市新屋區稻米產銷班第8班的努力之下,不僅大幅提高水稻種植面積,第1期作產值高達2千萬元,近期更成立「北區非基改大豆雜糧集貨處理中心」,為臺灣雜糧產業再添新助力。
蕎麥是雜糧產業的重要作物,但因為外殼堅硬、籽實脫殼過程易碎等特性,脫穀成功率低,農民種植意願低。配合農委會大糧倉計畫政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積極研發出「蕎麥離心式脫殼機」,提高脫殼效率,且可降低1成以上的碎粒率。
為了提倡在地、當令的瓜果產品,提升農產價值並帶動買氣,由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農糧署南區分署、水保局臺南分局與臺灣種苗改進協會共同主辦的「2018臺灣瓜果暨雜糧嘉年華」,即將於5月5日(六)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登場。屆時,活動將進行瓜果雕刻、雜糧料理競賽,現場民眾可品嘗瓜果與雜糧產品、欣賞果雕與料理藝術創作,一同體驗初夏賞瓜的趣味樂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