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稻豆輪作復耕農地,經營規模化打造品牌影響力

文/張日謙 攝影/張日謙 首圖提供/桃園市新屋區稻米產銷班第8班
桃園市臨海鄉鎮中,位於西南方的新屋區,曾是臺灣水稻產量最高的鄉鎮,至今仍是臺灣北部重要糧倉。這裡曾面臨大片農地休耕、荒蕪的景象,但在桃園市新屋區稻米產銷班第8班的努力之下,不僅大幅提高水稻種植面積,第1期作產值高達2千萬元,近期更成立「北區非基改大豆雜糧集貨處理中心」,為臺灣雜糧產業再添新助力。

約莫2001年,政府鼓勵休耕、實施石門水庫停灌,灌溉用水因此受限;加上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水稻進口等衝擊,造成休耕面積增加。直至2012年,桃園市新屋區休耕面積達2,700多公頃。

「我父親很不捨,好好的農地卻沒人耕種。」桃園市新屋區稻米產銷班第8班副班長蘇柏嘉家中世代務農,他表示經營碾米廠的父親蘇順基不僅親自種植,還將孩子帶入農業生產領域,一同為家中事業打拚,進而成立第8班並發展為桃園市規模最大的稻米產銷班。

第8班目前55位班員平均年齡為50歲以上,「雖然30幾歲的年輕人只有7、8位,但他們都是大面積耕作,種植水稻養家活口。」蘇柏嘉表示,目前第8班種植面積總計約230公頃,其中個人種植面積達12公頃以上的7位班員都是青年農民,為第8班注入年輕活力。

水稻是桃園市新屋區主要作物,第8班選擇市場歡迎度高的品種桃園3號,第8班副班長蘇柏嘉說明其稻稈硬度較低且產量不高,種植技術門檻較高。

改種高門檻香米「桃園3號」,合理化施肥防倒伏

過去種植水稻著重高產量,隨著消費習慣改變,市場需求轉向口感佳的精緻稻米。2005年之前,第8班種植香米品種台稉4號、台農71號,並推出品牌「新屋芋香米」,直到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桃園3號,為桃園市新屋區水稻田帶來新生機。

桃園3號稻米香氣雅緻、外觀晶瑩飽滿,第8班試種2年後,大力推廣此品種,「不僅外觀、性狀,桃園3號更香、好吃,後來向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申請技術移轉,改種桃園3號。」蘇柏嘉表示在各地農民市集擺攤3、4年後,飄著淡淡芋香的桃園3號稻米逐漸闖出名號、買氣熱烈,近期更在各大稻米競賽獲獎,也吸引許多班員加入生產行列,目前種植面積從10年前20公頃,擴大至230公頃。

根據蘇柏嘉的經驗,桃園3號是種植門檻較高的品種,與高產量的台稉11號相比,產量約減少30%,加上稻稈比一般粳稻軟,若發生倒伏,容易造成植株顆粒無收的窘境。

「第1、2年試種時,大家照以前方式,施用較多肥料,結果發現稻米居然不香,才知道種植方式不能再像過去一樣。」蘇柏嘉表示,重肥不僅讓土壤氮素濃度過高、特有芋香消失,也使水稻結穗多且重,風一吹就倒伏。「若少用肥料能達成同樣效果,為何還要多花心力呢?」他認為,為了高產量而下重肥,反而血本無歸,倒不如順勢轉為合理化施肥,不僅能保留芋香,也不容易倒伏,一舉多得。

第8班每位班員採收後的稻穀須分批留樣、檢驗,以確保稻米品質與安全。

主打單一品種,種原至包裝各設溫度控制2013年爆發劣質米混充優質米事件,發現許多不肖業者以台稉9號或其他優質香米名號,混充一般稻米並高價販售,藉以降低生產成本。「混充後香米一樣具有香味,只是味道稍淡。目前包裝標註米種的廠商應該不超過30家,能主打單一品種的香米品牌,就屬第8班。」蘇柏嘉對自家稻米胸有成竹,第8班細心注意水稻生產流程細節,從水稻品種來源及烘乾、加工、包裝等末端環節,皆用心投入。

為了確保水稻品種純度,第8班從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取得種原後,將種原貯藏於恆溫8℃冷藏庫,並設置採種田,培育健康種苗提供班員種植;班員收成時無須自行烘乾稻穀,第8班收購濕穀,獨立烘乾、加工、包裝,並分批取樣、檢驗,再運至恆溫15℃冷藏庫保存,以維持品質。轉作非基因改造大豆,

設立精緻化集貨處理中心

由於消費習慣改變,導致稻米容易生產過剩,且桃園市水稻第2期作受東北季風與氣候影響,產量不佳。目前主要負責種植大豆的班員黃世宸表示,第8班希望藉此機會轉型,以厚實水稻產業為基礎,配合《大糧倉計畫》,第2期作種植非基因改造大豆,每公頃產量約1.5公噸。

蘇順基身先士卒種植60公頃,其他班員也陸續加入,目前第8班大豆種植面積約80公頃,並持續擴大生產計畫。種植品種以台南3號為主,由於顆粒小,適合加工製成豆漿、黑豆茶等飲品。蘇柏嘉指著桌上的黑豆漿說:「光是1罐就使用70幾顆豆子,完全真材實料。」由於目前進口散裝非基因改造大豆價格低,為國產大豆價格的一半甚至更低,因此第8班積極發展農產加工品,提升大豆附加價值。

2018年成立的北區非基改大豆雜糧集貨處理中心,由第8班負責經營,占地800坪,目前每天大豆處理量20公噸、貯藏量800公噸,並配備專業乾燥與分級機具,期待為臺灣北部地區逐年提升的大豆產量,提供精緻化集貨處理流程。

大豆經過初步分級加工後,貯藏於恆溫10℃以下冷藏庫,可穩定品質並延長供應期。

黃世宸說明,大豆採收後先經過機具烘乾,接著入料、比重、選石、磁選等過程去除雜質,再經過磨光、色選、分級、包裝,貯藏於恆溫10℃以下冷藏庫,品質可維持達1年半,穩定大豆供貨來源。

依需求打造品牌,積極驗證拓展多元通路為了推銷稻米,2007~2008年間第8班推出品牌「陸穀人家」,推出精緻喜米禮盒。第8班不僅推動安全農業,也積極申請相關農產品驗證,班員皆通過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每款稻米產品不僅品種標示清楚,且可追溯追蹤農業生產歷程。

第8班也為包裝米取得清真認證,且積極參加國內外食品展,目前每季外銷約20公噸至荷蘭、香港、新加坡,主推華人超級市場,「客戶以華人為主,他們不習慣沒有黏性與Q度的泰國米、美國米。」蘇柏嘉表示,雖然外銷產值比重不大,但仍持續拓展農產加工與銷售通路。

下一步,蘇柏嘉期待能與地方政府合作,將國產非基因改造黑豆漿推進學校午餐,依市場需求量身打造品牌,多元開創合作通路,為農產品創新加值。

本文轉載自《豐年雜誌》2019年1月號。《豐年雜誌》電子書平台,請參考:udn讀書吧TAAZE 讀冊生活HyReadZinio華藝線上圖書館K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