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與成 攝影╱薛穎琦
為調整稻米產業結構,農業部門推動「大糧倉計畫」、「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等政策,鼓勵農民二期稻作轉作雜糧,大豆為重點作物之一,臺中海線地區許多農民也在政策鼓勵下種植大豆,並發展契作主體整合產銷。「保證責任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以顏明賢、陳建瑋2位百大青農為首,主要供應校園學童豆奶,並與無印良品、摩斯漢堡等品牌合作,讓國產大豆產業逐漸成型,也提供農民不同作物選擇,節省成本並賺取更高收益。
「我可以很負責任跟你講,全臺灣個體產能,這裡應該有前3名。」目前擔任大肚區雜糧產銷班第3班班長的顏明賢自信表示。2015年開始,臺中海線地區在臺中市政府輔導下轉作大豆,來自大肚的顏明賢是最早投入的青農之一。今(2024)年轉作邁入第10年,大肚種植大豆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最早開始才2、30人,到現在大概7、80人;一開始面積大概5公頃,現在光是大肚就50幾公頃。」
目前擔任大人物合作社總經理的陳建瑋,修讀碩士時專攻農產品行銷,於2015年投入雜糧產銷行業,也因此結識顏明賢。陳建瑋與顏明賢於2019年成立大人物合作社,由顏明賢負責生產,陳建瑋則主攻行銷,希望提供農民不同選擇,「農民有所選擇,產業有競爭才會進步。」
目前合作社契作農民除大肚地區,也遍布彰化、雲林、新竹等地,生產的大豆去年供應逾700萬罐校園學童豆奶,占全臺7成,近年並與摩斯漢堡、無印良品、早安美芝城、全家便利商店等品牌與通路合作,經營國產大豆領域已有相當成果。
青農返鄉陷瓶頸 海線二期稻轉作大豆迎新契機
「我從來沒離開過農業。」顏明賢從小家裡就務農,自學校畢業、服完兵役後,約在2007年前後回到大肚家中繼承家業。當時家鄉農民多以重藥、重肥栽培,顏明賢則自有理念,「我的想法就是要種健康的東西,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基本上是,種的東西我會送SGS檢驗(農藥殘留)。」
然而,顏明賢一度陷入「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瓶頸。臺中海線地區二期稻作常見「再生稻」,即一期稻作後不整地,直接讓遺留的稻樁抽芽長穗,形式較粗放,品質不穩定,收穫也較差,「但也想不到有其他作物可以替代二期再生稻。」顏明賢曾轉栽培哈密瓜、美濃瓜、番茄等作物,但因溫室栽培盛行,採露天種植的顏明賢在市場上並無優勢,利潤同樣難以提升。
2014年農糧署中斷再生稻公糧收購,臺中市政府開始透過契作、補助資材費用等方法,搭配中央每分地4,500元轉作補助,同時控制用肥用藥,輔導海線稻農二期改種大豆;2016年農委會(今農業部)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水稻二期作轉作雜糧,臺中海線亦是重點輔導區域。大豆為海線農業帶來新契機,也改變顏明賢的農業生涯。
顏明賢回憶,轉種大豆政策起跑之初,現任臺中市農會推廣主任張銘政找上他詢問轉作意願,他就決定投入,「那時候砸了1,000多萬元,想說試試看。種植到現在發現栽培成本符合我當初的理想,有點算是意外的發現。」
大肚發展精緻化大豆栽培 產量品質俱備 盼成全國示範區
轉作初期雖有地方與中央協助,但對於初接觸大豆的顏明賢而言,全新的作物充滿挑戰。大豆多在8月前後播種,與颱風季重疊,2015年剛投入種植就遇到颱風攪局,剛播種就因為強風豪雨導致要從頭來過,「1個月來3個颱風,我這輩子應該忘不掉。」幸好當時臺中市政府承諾全面負擔災損,鼓勵顏明賢等人繼續栽培,否則「那一年就真的玩不起來了。」
天氣因素之外,大豆易遭受鳥害、怕溼,需光強卻又對光照敏感,有的田地因為旁邊有路燈,大豆24小時受光照導致生長期錯亂徒長,「一直長一直長,長得很漂亮,但永遠不會開花。」即使避開這些農害因素,也需要掌握栽培技術,才能種出品質合格的大豆。為此,顏明賢等人多次前往南部,向當地發展有成、採收大豆鮮莢作蔬菜販售的毛豆產業取經,並求教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毛豆之父」周國隆。
顏明賢等人不只漸漸掌握栽種技巧,也走出大肚當地獨特的大豆栽培模式,「南部種大豆偏粗放式管理,在我們這邊會變得很精緻地管理,包含雜草、水分的控管。」加上大肚一帶農地為半砂質土壤,排水性較好,適合大豆生長,栽種技術搭配環境條件下,大豆產量比其他地區更為亮眼。「其他產區每公頃產量上限大概2噸,這裡的平均是3噸。」
除了環境技術因素,農民之間也有比較心態,良性競爭衝高產量,「很好玩的一個狀況就是,只要農民採收的產量低於平均值,他默默就走掉了,如果在這邊抽菸聊天的話通常收成不錯。」顏明賢笑著描述農民在收成期間的互動,「在我們這邊每分地收成低於250公斤可能就不敢講話,可是在其他地方這樣的成績已經高於平均了。」
「這個產區太特別,它太豐產了,然後農民太認真了。」陳建瑋讚道,表示希望導入更多轉型規劃,例如低碳栽培、智慧農業等,可做全國的大豆種植示範區,「成為其他縣市參考、借鏡的楷模。」
轉作大豆助改善土壤、控制成本 農友種植觀念改變「是最大幸運」
顏明賢強調「農民務農是為了賺錢」,而種植大豆確實帶來比水稻更高的收益。合作社以每公斤30元價格向農民收購大豆,以大肚地區每公頃產量3公噸計算,外加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每公頃6萬元的轉作雜糧補助,每公頃收益可達15萬元;種植水稻繳交公糧,收成若能繳滿公糧收購上限,一期作最高收益為14萬4,400元,二期作10萬9,240元,大肚地區二期稻作收穫量偏低,轉種大豆對於農民而言收益較高。
「長期種植大豆的田,其實對水稻最大的幫助,是降低它的生產成本。」由於大豆屬旱作,同時有固氮效果,對改善田間狀況、提升一期水稻生產都有助益。顏明賢舉例,許多水稻農頭痛不已的福壽螺,隨著二期轉作大豆,完全不需施藥就消失無蹤,「福壽螺雖然可以離水1個月,但是我們在種大豆的過程中,最少會離水3個月以上甚至到4個月,在這個狀況下福壽螺不攻自破。」
「大豆很特殊,所有作物只有大豆田(土壤)肥沃度越種越好。」土壤施肥頻率因此降低,作物卻愈來愈強壯,每年大豆收成後,篩選淘汰後的豆子連同豆莢等農廢棄物,甚至能造粒製成肥料,免費發送農民使用,「比去外面買還要強!」顏明賢笑說,大豆農廢棄物造粒肥料即使成分純天然,也沒辦法申請為有機肥料,全因氮含量太高,「有機肥料允許的氮含量只有3%,我們保底15%,全中部應該只有我們在做。」
隨著二期轉作大豆的效益展現,不只更多農民投入轉作,更讓顏明賢欣慰的是,許多老一輩農民觀念也隨之改變,「我覺得最大的幸運是,跟著種的這群農民,他們開始發現成本控制的觀念、開始控制用藥用肥,種大豆剛好也讓他們少用一點(農藥與肥料)。」顏明賢估算,每一期作每分地省下的藥劑與肥料費用至少500元左右。
顏明賢認為,從事農業最重要的仍是評估損益,「我們要追求怎樣在平均的產能下花費最低的成本。」他指出,有些農民將作物照顧得非常好,但過程中高度用肥、用藥也讓成本高漲,「換算起來並沒有獲利。」
「以銷帶產」依訂單規劃種植 保障收益、銷路 讓農民專心生產
現階段大人物合作社種植的大豆品種,包含「台中1號」、「高雄選10號」、「台南3號」以及嘉義大學選育的「金珠」4種,依照客戶訂單決定生產品種和面積,「我們是做計畫型生產,並不是盲目地種植。」顏明賢強調,需要依照不同品種的特性擬定種植計畫,「比如說台中1號蛋白質比較高,但他跟高雄選10號的產能比較差,所以我們會拉高產量,平衡掉產量不足的問題,農民種植積極度就上來。」
顏明賢認為「合作社要扮演保障農民收益的角色」,因此大人物合作社除了定期培訓農民、協助對接通路,也盡量將收益回饋給農民,例如以實惠價格提供資材,營運上「把大概八成的利潤用在農民身上。」顏明賢說,希望節省農民成本、增加他們的利潤,「要放利多給農民,農民才有可能跟著我們去做這件事情(生產大豆)。」
藉由轉作大豆,逐步改變臺中海線二期作以再生稻為主的形態,顏明賢從自己生產大豆,到如今透過大人物合作社,耕作版圖拓展到彰化、雲林、新竹等地,逐步建構國產大豆的產業鏈,現已初具規模。目前合作社直接契作種植大豆的面積約160公頃,與其他生產主體共同經營的則有約150公頃,合計達310公頃。
「有集團、營運主體,有品牌願意收購好的東西,那農民就會願意種好的品質。」顏明賢指出,無論大豆或稻米,雖然小農自產自銷也能有亮眼成績,但產能終究有限,透過集團產區制度集結生產力量,同時提供固定收購價與銷售通路,農民只需專心生產,「永遠不用擔心東西賣不掉。」
國產大豆具減碳、關懷農民優勢 提升通路、市場認同讓產業成熟
國產雜糧成本較進口高2至3倍,但由於碳足跡較低,有助企業追求ESG,有的上市櫃公司更會要求供應鏈提供碳盤查報告。因此大人物合作社從去(2023)年開始進行碳盤查,「在田間搬運種子,到田間種植、採收、調製成原料的過程當中消耗的油電,還有一些廢棄物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陳建瑋認為,碳盤查非常重要,尤其大豆又能減碳,強調相關效益有助產業往下走。
「現在國產大豆占整體用量只有0.17%,如果有辦法提升到1%,大概1年2萬多噸的量,就是1萬公頃,那產業結構就出來了。」陳建瑋精算國產大豆規模擴張的可能。他指出,如果國產大豆使用率成長到1%,以飼料而言,每公斤成本增加0.3元,但有減碳、節水、關懷在地農民等效益,有潛力說服相關業者逐步提高國產大豆使用率,「我們要把大豆ESG的價值體現出來。」
「目前合作社已經達到收支平衡,然後穩定成長。」陳建瑋細數合作社成立至今的營運狀況,校園學童豆奶政策讓合作社商業模式成型,之後的目標是朝向公司化轉型,「如果有第2項每月定期供應的校園豆製品出現,例如豆腐、豆干,依照我們計算,每年會再多1,620噸大豆的使用量。」陳建瑋認為,這可以讓國產大豆更進一步發展,甚至能有獨立產線降低生產成本,也更有餘裕供貨給其他通路或品牌,「會有外溢效應出來。」
除持續發展大豆,大人物合作社也嘗試種植其他作物,例如由嘉義大學技術轉移的稻米「嘉大臺南1號」、「嘉大臺南2號」,具有節水約30%的特點,適合灌溉水源較缺乏的農地。合作社以相當公糧收購的價格與農民契作嘉大臺南1號、2號,供應無印良品製作「節水耐旱」米糧產品如米粉、米果和清酒等,「他的採購量一直都滿穩定增加的。」
「讓消費者認可國產的東西,消費意識抬頭,契作主體、營運主體才有機會用比較好的價格跟農民契作,這才是良性循環。」顏明賢認為無論國產稻米、雜糧,擴大國內民眾支持才是產業提升之道。近期國內討論公糧保價收購調價,他擔憂一旦調漲收購價,水稻各環節生產成本恐跟著提高,也會影響其他作物,農民最終不見得受益,如農民眼見收購價調漲而回去種稻米,更會衝擊過去10年轉作大豆累積的成果,「永遠依賴政府不會長大,還是要有消費力度、消費市場,對我們才是真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