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媒合】提高國產雜糧的進口替代率 媒合電商平台提升目的性生產

文/莊曉萍 攝影/莊曉萍

「今天有人問我要去哪裡,我說我要去當媒人公。」農糧署署長胡忠一笑著開場。今日(14)農糧署與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辦理「電商通路採購國產雜糧媒合會」,邀請9家知名電商通路業者,以及41家優質國產雜糧產品供應者進行交流,讓更多優質的雜糧作物及加工品能在餐桌上亮相。

農產品線上消費成熟  電商平台藉食譜促進雜糧作物銷售

「農產品行銷已經進步了,不再是要看到東西、摸到東西才買,上網的人口越來越多、物流系統也成熟、支付的工具也很發達,因此農糧署踏出第一步,來做電商通路的媒合。」胡忠一說,藉由電商平台讓更多人知道臺灣雜糧作物,在消費者進行購買的同時,也是提升國產雜糧作物的種植比例、「降低食物里程」的愛地球行動。

此次媒合會中也邀請臉書粉絲人數高達55萬人數的「台灣好食材Fooding」平台共襄盛舉。台灣好食材平台副總編楊慧玉表示,這幾年線上農作物消費型態逐漸成熟、對健康飲食重視度也提高,雜糧作物銷售額逐年提升。「雜糧作物其實是家庭平常食用的,不常像是鮮果類會遇到季節爆量的問題」,因此在雜糧作物行銷上,會傾向長期主題規劃。「如果不知道怎麼吃,基本上就不會購買,因此我們的方式是告訴大家怎麼食用」,楊慧玉分享平台藉由影片、食譜分享,讓更多人從食用認識食材,進而願意消費。

「電商通路採購國產雜糧媒合會」邀請41間雜糧業者及9間國內電商進行洽談。農糧署表示將持續關注媒合結果,依銷售狀況提供產地旅行等服務。

「大糧倉計畫」盼提升雜糧進口替代率  農民目的性生產概念仍不足

農糧署指出,國內雜糧作物雖然種類繁多,但每年仍須由國外進口約800公頃雜糧作物進行加工、應用。農糧署自105年起,為提高國產雜糧的進口替代率,開始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農友進行休耕地活化及水稻轉作雜糧,並進行技術輔導,提升雜糧作物品質以及產品加工應用。

環顧媒合會現場,雜糧作物加工品的比例高達7成,「我們很多雜糧作物都可以進行鮮食與加工,不過要知道個別品種的加工與鮮食特性,像是要做豆製品的豆類,蛋白質含量至少要80%以上。」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研究發展組蘇梅英博士表示,推廣雜糧作物種植以來,不少農民因為不清楚自己作物販售或加工規格、逕自選擇品種,導致進入加工端後不符合需求而產量過剩、無法銷售,「我們現在農民比較缺乏加工端的需求,沒有做一個產區集團去生產農產品的概念,比方說我這個產區,就是某個醬油廠包起來,生產適合做醬油的大豆,做目的性的生產」。

掌握銷售量控制生產面積  雜糧品質有保證

進行目的性生產,不只是讓優質的產品到消費者手中,也保證農民辛苦的結晶有經濟效益。彰化縣大城鄉蕎麥產銷班第三班班長林志騰表示,民國95年起從一個人的5分地,到今日約40人產銷班50公頃的成果,便是仰賴穩定產品價格,藉由銷售量調配每年種植面積,創造利基來吸引農友投入,並持續開發新的加工商品擴大市場。

然而林志騰對於與電商平台合作,卻有更多考量,「因為我們已經有一個小品牌,不確定電商平台銷售品項會不會摻入其他國家商品,反倒影響我們自己的品牌」。他認為電商平台雖然可以提高能見度,但比起傳統銷售型態更需要「信任關係」,因此對於平台合作還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