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3月號 來點療癒的…

壓力山大又情緒爆炸了一整天,終於下班了。喪屍般走在路上,腦中突然蹦出肥滋滋的炸雞洋芋片、甜膩膩的蛋糕手搖飲,像是在對主人吶喊:健康胖瘦先別管,只要可以修補碎滿地的玻璃心,全部都給我來一點!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2月號 植葉相談所

無法外出的疫情期間,困在家的人們被龜背芋、蔓綠絨、合果芋等雨林植物各異其趣的葉形攫住目光,開始把森林搬進家中,藝術家更從綠意汲取靈感,新生或凋謝都化為創作的養分。從斗室來到戶外,打開感官,觀察葉子的色澤、形狀、脈絡、氣味與質地。山林、海畔、甚至住家附近的公園,都能成為觀葉祕境,在與植葉無聲相談的過程中,找回內心的平靜。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1月號 風土不打烊.臺灣地酒BAR

想要喚醒記憶中農產果物的芳香,或是透過品啜探索臺灣的味道,深夜裡亮盞燈的「臺灣地酒Bar」是你最好的歸屬。只要這個月前來酒吧,我們便把四支嚴選臺灣地酒一次奉上。好奇臺灣山河、林木、潮汐的味道嗎?調酒師都能在酒液中演繹。無論純飲或調酒,能讓每一位客人在風土中沉潛及微醺,便是臺灣地酒Bar的最終目的。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2月號 鍋物聚場

以沸滾的湯頭揭開序幕,加入喜歡的配料,大口爽快吃菜涮肉,別忘了沾特調醬料畫龍點睛。綜合以上元素的火鍋,是一場擁有起承轉合的味覺饗宴,冷天吃暖胃暖心,也可以在熱天吃得大汗淋漓。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1月號 菌菇研究室──勇闖菇菇島

這是一座有菇萬事足的島嶼,得天獨厚的氣候,讓可愛又迷人的菌菇寶貝在此誕生。他們既能填飽肚子又能保健養生,採集或種植還可以換取菇幣,讓島民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但要在島上生活得先經過重重試煉……

鄉間小路4810封面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0月號 雜糧風土餐桌

中午吃麵或吃飯?剉冰想加紅豆或花生?要買麵包還是吐司當明天的早餐?每日上演的飲食大哉問,顯見我們「一餐無雜糧,便覺腹肚不滿足」。若問雜糧從哪來,會發現無論是糧行的米穀豆麥,抑或甜品店的薏仁綠豆,幾乎都從國外進口,根據農糧署統計,目前臺灣雜糧自給率約為6%。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9月號 水鄉澤農

始於雨,終於海,路徑變化萬千。水是天地的旅者,於地表流浪時潤澤了我們,從直接掬水清洗解渴,到生活各種所吃所用,水都不可或缺。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8月號 友禽俱樂部

被親暱喚作「家禽」的雞鴨鵝等禽鳥,既是寵物,也是食物。雖然如今農家以外不再常見牠們大搖大擺的模樣,但與雞排、烤鴨、切盤鵝肉的美味關係,仍照三餐外加消夜場,提醒我們的「禽」有獨鍾。

鄉間小路島內涼感季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7月號 島內涼感季

炎夏豔陽把臺灣烘成一顆烤番薯,番薯島民半夜熱到失眠,醒來滿身大汗,穿著短褲無袖迎戰酷暑,出外立刻被發燒的空氣吻上臂膀,急急喊「好熱」投降。面對討人厭的悶熱,還有什麼自然涼方可以派上用場?

鄉間小路動物寵友會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6月號 動物寵友會

除了豢養,人還能如何與動物共處?研究烏賊的科學家認為,烏賊不只助他們解開重重謎團,還是療癒的工作夥伴,當然要重視牠們的福祉;照護員與最佳拍檔海獅亦師亦友,引領完成訓練的同時,也需隨時注意動物的身心狀況;野生動物保育員則在親密的照顧過程中,教牠們學會與人類保持距離,未來才能順利重回野地的懷抱。

鄉間小路碗裡麵的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5月號 碗裡麵的事

從銅板價的巷口乾麵了解地方民情,吃到在拉麵與義大利麵中遊歷八方四海,麵可奢華可平價,可本土也可接軌國際,把人人都捲入無邊無際的「麵」宇宙。然而天天吃麵,卻不一定知麵:蚵仔麵線有清派與糊派之分、米粉還能細分成水粉跟炊粉?碗裡麵的事竟是如此博大精深!

鄉間小路小村日和有機走村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4月號 小村日和.有機走村

散步於小村,奔流的溪水、田裡的作物、均一價的柑仔店與古早味麵包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雖然村子小小,人有點少,日子卻過得很「有機」──不是農業型態、只看認證的消費時尚,而是人與內在身心狀態、外在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

鄉間小路漫食晨之美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3月號 漫食晨之美

早上叫醒你的,是鬧鐘還是早餐店阿姨呢?一進去就被叫帥哥美女,還能滿足巧克力肉鬆半熟蛋吐司……各種腦洞大開的口腹之慾。親切感百分百的老闆,和多到讓人選擇障礙的品項,都是臺灣限定的早餐小確幸!

鄉間小路植迷花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2月號 植迷花事

本是為了吸引蜂與蝶的青睞,花奮力綻放姿態、散發芳香,把握短暫燦爛完成傳承使命。渾然天成的美,竟然連人也淪陷,記錄命名、採集培育、贈禮傳情……種種對花的執迷與狂熱,讓原生於野地的花卉,在生活中蔓延盛開。

鄉間小路回甘台茶時光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月號 回甘台茶時光

一心二葉放入滾水,水色漸如琥珀,入口竟香味流連、後韻回甘。這杯使五感甦醒的清新飲品,以「Cha」與「Te」之名風靡全世界。回望歷史,茶從陸羽的《茶經》為人所知,因植物獵人羅伯.福鈞開枝散葉,由約翰.陶德與李春生引入臺灣,在世代茶人努力之下,締造出最好的台茶時代。

鄉間小路痴辛嗜辣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1年12月號 痴辛嗜辣

全身發熱、滿臉脹紅、嘴唇超腫,再怎麼被折磨得眼淚鼻涕直流,成癮者仍視辣為上天堂的快活。凡是雞排、滷味、炒麵等小吃都堅守「加辣派」,川菜、麻辣鍋等激辛料理更是越辣越愛。

鄉間小路鮮喝吧台酪醇乳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1年11月號 鮮喝吧!台酪醇乳

從三強鼎立的大廠品牌,喝到小農鮮奶的各有千秋,濃純香不是絕對,一間牧場就有一種風味。純白在舌尖漾出風土樂句,更譜出意想不到的變奏曲……有了牛奶,生活便是甜蜜。

鄉間小路蟹蟹尋奇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1年10月號 蟹蟹尋奇

威武大螯、堅固鎧甲,漫長演化而成的精巧構造,讓基因深植湛藍記憶的螃蟹,足跡橫行深海與山澗。豪邁剖半、入鍋蒸煮,蟹殼由紺青轉為豔紅,在吸飽湯汁的彈嫩蟹肉中,蟹黃流瀉而出,讓老饕讚嘆「螃蟹上桌,百味皆淡」。秋天是蟹的季節,與帝王蟹、松葉蟹等進口蟹相比,在地好蟹亦不遑多讓……

鄉間小路來去海港邊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1年9月號 來去海港邊

離開都市一路疾駛,直到空氣中聞得到海風的味道,朝思暮想的海港,終於近在眼前!說到港口,浮現在你腦海的,是貨船郵輪日夜進出的商業大港,還是被大啖魚鮮的饕客擠得水洩不通的海味漁港?但你可能難以相信,在這座四面環海的島上,大大小小的港口加總起來,竟然超過兩百座……

鄉間小路台味吃甜甜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1年8月號 台味吃甜甜

臺灣是個「有點甜」的島嶼,不僅是茶飲甜品的糖量幾分甜,許多心思與情意也都透過甜來傳遞——阿嬤慢工炊蒸紅龜粿,為神明獻上虔敬的心意;課後點心車輪餅,一枚銅板就能換得飽滿的快樂,這些生活的甜蜜一點一滴滲入血液,煉成熱情親切的甘味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