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說起臺南四大市場,北市場鴨母寮發展百年,周邊鄰近廟宇眾多,過往至今皆為鬧熱地,因此美味小吃亦多。打開臺南觀光介紹,鴨母寮市場必不可少。位於市場邊上的「轉角廚房」,提供義式風格輕食,四代傳承的鋪位,見證鴨母寮的每時每刻。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所發起的「紅球計畫RedBall Project」今年3、4月間造訪臺南古城,位於國華街上的冰淇淋品牌「綣綣屋」特地以國產草莓、仙人掌汁製作鮮豔的果凍「紅球」,開發「紅球霜淇淋」。紅球霜淇淋呼應城市藝術行動,清涼消暑外,更療癒人心,觀光客打卡自拍,不免讚嘆:「卡哇伊」。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5年《島原生境》月曆,精選濱海、城鄉、淺山以及中、高海拔共65種木本植物,融入蜜源、園藝景觀、民族植物等元素,並首度以印花設計的概念,將原生植物轉化為貼近生活的植景紋樣,月曆中的動植物插畫特徵,並經專家審定。即日起至9月29日24時止,《島原生境》月曆與桌曆限時不限量開放線上預購。
關山鎮一處連綿100公頃之有機水稻田轉行有機操作3個期作後,於110年第二期作收割時發現大量稻黑椿象成蟲。在農業部的指導下,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中興大學等單位共同努力合作,1年內研發出有效的稻黑椿象有機防治策略,讓原本已打算放棄有機栽培的60多位農友,重新燃起堅持有機栽培的信心。
「忙的時候,最多一天會做到一千多顆紅豆餅。」店主黃素芬一邊說明,手腳也沒停下,熟練處理幾乎無間斷的取貨、預訂人流與結帳,電話同時響個不停。兩座大型烤爐加上幾名技術俐落的員工,還未中午,儲架上已經是滿滿的紅豆餅陸續準備出貨。
提起山上,「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一到假日便滿是旅遊人潮,但更不能錯過的,是深受在地人喜歡、一問便「膝反射」推薦的合菜餐廳:國正食堂。「從我接手到現在大概滿五十年了。」李怡慧的母親手執鍋鏟,迅速下料大火炒三鮮。作為食堂第二代的丈夫病後,她義無反顧接手食堂家業,持續製作古早味好料。
清早善化市場已滿是人潮來去,不同於往辦公室直奔的上班族,市場多是有買菜、備菜之需的早起人士,或剛下工想著填飽肚子回家休息的夜班人員,就著日光正艷活力開市,熱熱鬧鬧。日日早上八點半營業的「福興號蘇家百年冰店」,才剛布置好各食材,人流就迫不及待一波波湧上。
農業部農糧署與日本笠間台灣辦事處攜手合作,預計10月4日供應茨城縣笠間市16所中小學校營養午餐、共約5,126名師生,品嘗臺灣產銷履歷優質文旦。為了感謝笠間市曾發起0403花蓮震災募款活動,將善款全數採購花蓮文旦,協助花蓮振興當地產業的善舉,瑞穗鄉農會主動無償提供這次推廣活動所需文旦,進一步加深臺日互助美好的友誼。
目前溫網室小葉菜類的移植作業,多數仍以傳統人工方式進行,夏季高溫季節進行移植作業,人員體力消耗極大,蹲式彎腰作業也容易受傷導致僱工不易。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出新一代履帶式電動移植機,應用於設施葉菜生產內使用,能使設施葉菜生產機械化並提高生產工作效率。
西港菜市場的蓮華素食菜粽,在2020年西港區公所舉辦票選,是公認第一名的「西港美食」,素食料理能夠獲得大眾一致青睞十分不易,老闆娘王繪期傳承自父親王崇的老味道,再加上自己不斷的研發,並堅持用好的原料,全素沒蛋沒五辛,高品質,銅板價。
麻善橋肉乾位於麻豆第五市場,攤主王義廉和陳美妍夫妻,原本是在麻善大橋旁起家,店名也取麻善橋之名,後來才搬遷至麻豆市區現址,目前擴大規模。麻善橋肉乾結合了麻豆特產柚子,將柚子果肉融入肉乾和肉絲之中,創造出「柚香肉絲」、「柚香肉乾」吃起來不但清香解膩,而且果香怡人別有一番滋味。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3年時間,成功開發6種不同顏色蕨類、水草的無菌水草瓶,讓人栽培水草無需管控水質、螺藻及補充肥料,只要有充足人工燈照,就有長達5個月以上觀賞期,適合懶人栽培。臺東場表示,國內生產無菌水草瓶業者,近幾年年營收成長率均超過50%,凸顯此園藝療癒經濟市場潛力極高。
原本位於麻豆市五公有零售市場內的「合口味」肉舖,擴大營業搬至博愛路,原址則持續用來製作肉鬆肉乾,陳瑞忠、吳美華夫妻從1996年開業,已近30載,原先是和一位70歲的老師父學做肉鬆,後來出師,堅持古法之外,也強調天然無添加,近年勤跑北部百貨公司擺攤,並主打宅配市場,老顧客回購率很高,門市也有很多觀光客慕名而來。
農業部整合農糧署、農業試驗所、農會與民間資源,今(11)日於臺北小巨蛋北大廳,由臺中市新社區農會與日本「森產業株式會社」、臺灣「第一名店」公司簽訂三方共同合作備忘錄(MOU),並由新社區農會與農業試驗所簽署技術合作備忘錄;盼藉由臺日技術交流合作,培育菇類耐熱新品種,提升經營管理技術,幫助國產菇類產業升級。
中國重啟輸入我國部分產區文旦柚,因中方未提供具體檢疫條件,經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依過往輸中做法檢疫,不合格率達43%,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11)日表示,推測主因是中國111年暫停臺灣文旦輸銷後,農民對病蟲害防治較為生疏,以及農民一窩蜂先送,農業部已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改善,確保農產品出口一定是最好的品質。
衛福部食藥署今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多款辛香料、調味醬檢出不符規定,包括小磨坊國際貿易公司進口中國的「小茴香子」檢出殘留農藥賽洛寧,好之味國際貿易公司進口埃及「胡荽子粉」檢出蘇丹色素等不合格情形。因埃及辛香料檢出蘇丹色素,即日起重新列為監視查驗對象1年。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的清水、南安、卓樂3個布農族部落,擁有典型森川里海地景,布農族傳統農耕的家庭菜園「Pisanglavan」(彼桑拉返)融入其間,布農迪娜(Tina,女性長輩)透過種植,在菜園中保留30餘種古老豆類、穀類作物品系;菜園地景營造利用環境既有素材,形成生物微棲地,還保留了生物及棲地的多樣性。
位在佳里區中山市場的「雞鮮生」攤位,主打「專賣生鮮雞」。攤上最具特色,就是獨家經銷販售的「野林土雞」,這是經過畜試所多年選育,最純種的台灣土雞「台畜肉十三號」,加上自然放養山林,餵飼雜穀無藥殘,主打低脂皮薄肉脆。
「人是以吃為本,吃要吃得健康,人會生病,大部分都是從飲食不健康開始。」為了推廣理念,李育儒和謝春妃夫婦兩人共同經營春天米食坊,提供自家有機農場生產的蔬菜和手作無添加米食,為消費者提供無毒衛生的健康美食。
立法委員張嘉郡日前在個人臉書粉專提出「雲林國土計畫說明懶人包」,農業部澄清,「懶人包誤導讀者農地使用限制會增加」,事實上,農業發展地區均可以從事農作、興建農業產製儲銷設施相關使用,與現行規定一致,並無加嚴管制,農民權益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