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2047 文章

發生災損拍照佐證 現地照相APP精準定位地籍輔勘災

臺灣每年汛期的颱風、豪雨總會造成農業不少災損,每當災情發生,農友可以拍照佐證申請現金救助,但因農地地景面貌雷同,常使得照片中所記錄下的田區無法辨別屬於何人所有。農委會開發「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預計5月上線,導入即時動態定位(RTK)等技術,讓相片可精準定位地籍資料,加速災損現地勘查。

農林漁畜現金救助額度調整192項 納天氣參數品項一個月內領救助

農業生產成本逐年提高,並且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發生天然災害風險也大為提升,考量各產業生產成本及發生天然災損風險等因素,農委會今(29)日宣布提高包括農林漁畜在內共192項作物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額度,平均調整幅度超過20%,今日預告修正現金救助辦法,預告7天後公告實施。

有機液肥濃度太高釀肥傷 農改場提供農友免費液肥檢測

國內各農業試驗研究單位均會教導農民自製有機液肥,但製作有機液肥的有機資材、菌種各異,製成有機液肥養分組成也各不相同,常見農民會用卻不知道液肥成分,液肥濃度過高可能造成作物肥傷,給錯養分也會讓栽培事倍功半,各區農業改良場均免費提供農民自製有機液肥檢測服務,協助農民掌握液肥養分資訊、用對液肥。

用碎米做甘酒 丹參給啤酒添「蔘仔氣」 花蓮農改場助在地農產加值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利用在地生產稻米及丹參兩大農產品,開發出深具在地特性的加工產品。以良質米碎米,開發無酒精發酵飲料──甘酒,進而製成冰品;另外,花蓮場將中藥材丹參加入啤酒,開發出高單價精釀啤酒,適合夏天涼快暢飲。

不讓香蕉專美於前 臺灣鳳梨首度成為日本校園午餐水果

農委會農糧署自108年起推廣日本學童認識臺灣水果,讓國產優質香蕉成為日本校園午餐水果,農糧署今(27)日再於屏東縣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召開臺灣鳳梨銷日記者會宣布,臺灣金鑽鳳梨品質獲得日本茨城縣中小學及幼稚園等9所學校認同,今年首度獲採用作為校園營養午餐水果食材。

立委擬修法提高農退儲金政府對提倍數 覆蓋率今年目標3成、青農5成

去年初開辦的農民退休儲金,農民按月提繳多少退休儲金,政府就相對提繳多少,給予退休保障,多名立委提案修法盼提高政府對提金額達1.5倍,增加農民提繳誘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民退休可提領金額與所得替代率已與勞工相近,考量各行業退休保障衡平性,希望維持現行方案。

北農確診者大增 陳吉仲:不會休市、期能「以篩代隔」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確診者人數昨(26)日已達118人,若染疫人員繼續增加,恐影響蔬果農產品供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表示,農委會與臺北市政府共識,不會讓北農休市,因此規劃調節一市到貨量至二市拍賣、提高預約交易等人力調度措施,也期望衛福部疾管署(CDC)能同意北農比照醫療體系,採取「以篩代隔」,以維持運作順暢。

原生種馴化育成 臺灣第一個根節蘭品種誕生 「桃園1號─白玉精靈」主攻切花市場

根節蘭是臺灣原生蘭花,臺灣紀錄中的根節蘭屬物種約有19種,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收集種原多年,評估根節蘭屬中以白鶴蘭及長距根節蘭兩個物種低溫需求較低,適合平地溫室栽培、開發為園藝花卉。經復育、栽培試驗,選拔花序排列整齊、花梗長,適合作切花的白鶴蘭品種,育成國內第一個根節蘭品種「桃園1號─白玉精靈」。

首位引進不整地機械播種機 農友5年免耕經驗甘苦大公開

有5年不整地栽培經驗的新竹農友吳建良表示,使用播種機、滾壓機等機械操作免耕栽培,田土含水時操作機械會把土壤夯實,因此播種及輾壓覆蓋作物都需要在田土乾燥時操作;而且免耕栽培不灌溉,需要打破傳統灌溉栽培的思維,視田區土質、排水狀況及微氣候規劃播種時機、栽培時程,每位農民狀況各不相同。

臺北市國高中下周演練遠距教學 農糧署啟動學校午餐食材調節

因應國內疫情升溫,避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快速擴散,臺北市政府今(22)日宣布臺北市公私立國中、高中職25日起至29日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學校實體課程暫停衝擊學校午餐食材供應,農糧署表示,將啟動學校午餐調節措施,透過批發市場優先拍賣、加強通路促銷等,保障農友收益,農民有午餐食材調節需求可洽農糧署各區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