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18 頁
林下經濟品項及林地再開放 新增納入特有種臺灣山茶 鬆綁保安林可開放申請
林下經濟開放項目繼段木香菇、金線蓮及養蜂後,農委會林務局今(28)日公布新增臺灣特有種「臺灣山茶」,為了避免衝擊森林生態,維護臺灣山茶基因多樣性,每個申請案件栽培面積限2公頃低密度栽培,且僅開放中、南部及東部地區栽種原生育地品系等方式經營。
金酒與四縣市農民契作高粱3千公頃 收購價每公斤21元 平均每公頃收益比種稻高
種植高粱沒有市場銷路,農民就沒有種植意願,農委會今(27)日媒合金酒公司與桃園、雲林、嘉義、臺南四縣市農會契作,自111年至113年契作3千公頃,金酒將以每公斤21元價格採購,讓農民轉作高粱每公頃收益可高於水稻。
明年綠色環境給付申報首次不限地點、稻作期間 退伍青年可加農保領農退儲金
農委會自2018年起全面實施「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迄今已滿4年,明(111)年起將變更為新版的「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為了便利農民申報,農友將可在全國任一公所或農會申報,且期作時間不限於稻作種植期間,可自行決定耕作期間。
國畫大師張大千愛用鳳梨宣 鳳梨葉纖維造紙再開發成相紙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以鳳梨葉造紙,具有纖維細緻、紙面光滑、色澤白皙等優點,更適合作為相片用紙,顯影清晰而飽滿;並且,鳳梨葉製作紙張過程因破壞纖維少,保存性更好,讓鳳梨纖維相紙還勝過一般相紙。
公糧倉儲加工自動化 加速收穫處理、節省近3萬人次人力
農委會農糧署約從民國80年起逐步輔導農會等公糧業者設置乾燥、冷藏、運輸等自動化設備,截至109年止,近30年來補助添購設備已可節省2.9萬人次以上人力,提升公糧收穫處理效能,確保公糧品質。
借鏡德國農村競賽 總統蔡英文力挺金牌農村二度親臨頒獎
第二屆金牌農村競賽今(21)日頒獎,由南投埔里珠仔山社區、桃米休閒農業區,嘉義阿里山茶山社區、高雄永安新港社區及屏東內埔東片社區等5個農村社區奪得金牌。金牌農村今年加碼提供100萬元行銷獎勵金。總統蔡英文繼首屆競賽後再度親臨頒獎。
公投後開放福島食品? 陳吉仲:從食安出發 以國際標準及科學為根據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1)日表示,農委會對是否趁勢開放福島食品「現在還沒有討論」,但全世界只剩中國及臺灣仍禁止輸入福島5縣食品;現在臺灣進口的日本食品百分之百安全,未來也絕對會從食品安全出發,以國際標準及科學為根據,確保國人食安。
濕地陸域化、水鳥種類減3成 關渡自然保留區紅樹林疏伐解禁
「關渡自然保留區」35年來受文資法保護,保留區內禁止改變或破壞原有自然狀態,農委會林務局表示,近年來紅樹林陸域範圍快速擴張,水鳥種類減少30%以上,經臺北市政府提案廢止指定自然保留區,經審議通過,昨(20)日農委會公告廢止,將可適度疏伐紅樹林。
面積減、生產成本提高 年節前內銷銀柳部份品項調漲
臺語發音類似「銀兩」的銀柳,是農曆年節應景花卉,主要產地集中在宜蘭三星,占全臺95%。今年銀柳品質佳,因入冬以來幾波冷氣團低溫充足,銀柳苞片轉色稍早,可外銷的分岔規格產量也較多。
台肥假日及春節不停工 肥料原料庫存供6個月沒問題
農委會農糧署今(17)日表示,為充分供應農耕需求,已請台肥全力24小時生產,假日及春節期間均不停工,在國內製肥原料庫存充足下,產製的肥料至少可供應未來6個月需求,且已協調國內主要製肥供應業者維持肥料價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