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豐年雜誌 第 86 頁
【銀髮友善食品特輯1】銀色浪潮席捲全球 臺灣銀髮友善食品的布局
市面上嬰幼兒副食品選擇眾多,針對中高齡者飲食需求所開發的銀髮友善食品,卻不常見;臺灣即將迎來「超高齡社會」,面對總人口數中平均每5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長者的整體營養需求,我們能否擁有更健康、美味、適口性佳的便利選擇?
欲提升臺灣農產外銷實力,優化採後處理是關鍵!
近幾年雖然隨著政府參與相關國際經貿組織的增加,以及農業新南向等政策的推展,農產品出口市場大幅朝向多元化目標邁進,但因臺灣仍存在長程貯運到貨品質不穩定的狀況,此問題若不能具體解決,僅具備優質生產技術,臺灣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無法有效提升。
【永續蜂業6】林下養蜂的實戰演練 阿里山上的拉拉克斯蜜園
「拉拉克斯」位於阿里山鄉特富野達邦村,在鄒族語裡代表「長滿杜鵑花之地」,「拉拉克斯蜜園」受惠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蜜蜂至春天穿梭到秋季,從花蜜到花粉,一年四個季節都能汲取森林的不同精華。拉拉克斯蜜園負責人汪志敏三年前回鄉經營養蜂場,去年發現森林蜜的市場潛力越來越興盛,也開始教學部落的有志之士養蜂技術,希望透過林下養蜂另闢經濟收入來源,也找出部落特色。
【永續蜂業5】來去森林裡養蜂吧!林下養蜂的特色與要點
一棵樹木從種入土壤到採伐,中間等待收穫的過程,與其他農產類別相比,是漫長許多。為了緩解林農在收穫「主業」木材之前的收入空窗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簡稱林務局)和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近年大力推動森林裡的「副業」,包含了段木香菇及木耳、臺灣金線連、森林蜂產品這三類品項。這樣以「不打擾原有森林生態」為原則,於林木下額外發展經濟的活動,被稱為「林下經濟」。其中,因為近幾年平地龍眼、荔枝的花蜜受氣候變遷影響而減少,森林養蜂更成為受矚目的項目。
【永續蜂業4】蜜粉源綠肥作物 滋養土地與蜜蜂的功臣!
苗栗市八甲茶區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栗場)的試驗田,使用黃花羽扇豆(魯冰花)作為蜜粉源綠肥作物,繁花使茶區成為打卡景點,也吸引不少蜜蜂造訪,花期結束後還可耕犁入土增加肥分。苗栗場蠶蜂課課長吳姿嫺表示:「過去農民每月至少要除草一次,沒空除草,草就會長到接近果樹樹冠下緣。現在不僅不用除草,蜜粉源綠肥作物還可以提供肥分、保水、改善土質等功能。」
【永續蜂業3】蜂產品健全驗證+多元發展 迎接養生與在地風潮
臺灣蜂蜜過去年平均產量為1萬2,000噸,但是自2016年起,受到氣候等因素影響產量下滑,近五年來皆未超過1萬噸,尤以2019年衰退至2,907噸最為嚴重。連年歉收,讓幾乎不曾漲價的蜂蜜破天荒調漲3到5成。面對量少價高趨勢,蜂農面對將來勢不可擋的氣候變化,除了探究氣溫、雨水等環境因素,在養殖面、產品開發及定位上可投入哪些因應之道?政府在其中又該扮演什麼角色,以協助優質的本土蜜獲得完善的保障?
【永續蜂業2】國產蜂蜜有身分證了!蜂蜜產銷履歷為蜂農帶來曙光
為提升臺灣人對國產蜂產品的信任,並杜絕市面上蜂蜜摻偽的造假疑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在去(2020)年公告「蜂蜜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將蜂產品納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行列中。而2015年由臺南市楠西區農會輔導成立的楠西區養蜂產銷班第3班,在班長蔡勝峰的帶領下,去年6月通過驗證,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蜂蜜產銷履歷集團驗證的產銷班,有此品質保證,也讓產銷班今年生產的蜂蜜銷售一空。
臺灣第一個葉用枸杞品種 枸杞「苗栗1號-珍芯」
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在高溫環境仍有很強的抽芽能力,收穫期可較傳統品種提前及延後各1個月;刺棘長度與密度均低於傳統品種,有利於栽培操作。
【永續蜂業1】臺灣蜂產業的經營現況 用產銷履歷迎戰五大困境
1970年代,臺灣蜂產業挾著勞動力資源與蜜粉源植物充足的優勢,大量生產蜂王漿外銷日本賺取外匯,支撐著上千戶農家經濟。然而,養蜂產業在1990年代國際市場競爭下逐漸失去了優勢,近20年更因為土地開發、自然資源減少、氣候變遷威脅、作物農藥傷害等因素,使得養蜂環境越來越嚴苛,養蜂產業已不再是甜蜜的事業。要祈求蜂群平安才能順利生產,蜂農除了要練就專業的技術外,還得靠上蒼的憐惜,給予風調雨順的氣候,讓植物正常開花,蜜蜂才能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客座總編輯|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蜂產業調適策略
授粉昆蟲對人類、農業及生態環境至關重要, 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農作物仰賴昆蟲授粉,包括鱗翅目的蝶類及蛾類、雙翅目的蠅類,以及膜翅目的蜜蜂、熊蜂、獨居蜂等,少了這些授粉昆蟲,不僅影響農業生產,也會衝擊地球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