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提升臺灣農產外銷實力,優化採後處理是關鍵!

為了拓展農產品長程海外市場,臺灣當前急需精進採後處理技術及設備,以因應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性。(攝影/謝佩穎)

文.圖/李慎恩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研究專員 林恒生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副主任

近幾年雖然隨著政府參與相關國際經貿組織的增加,以及農業新南向等政策的推展,農產品出口市場大幅朝向多元化目標邁進,但因臺灣仍存在長程貯運到貨品質不穩定的狀況,此問題若不能具體解決,僅具備優質生產技術,臺灣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無法有效提升。

臺灣長久以來藉由品種研發與栽培技術的優勢,享有「水果王國」美名,生產的農產品除了提供國內市場,也出口海外。綜觀近5年的農產出口統計資料,在非冷凍或調製產品的生鮮蔬果類中,產值最高之前5名分別為鳳梨、釋迦、芒果、蓮霧及萵苣,主要出口至中國、日本及韓國,另外亦有出口至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加拿大,顯示了臺灣農產品的外銷市場,高度依賴鄰近國家,出口集中於短距離的亞洲市場。

為了突破生鮮農產外銷集中於短程市場的現狀,須逐步將出口重心聚焦於開拓長程市場,也就需要建構標準的採後處理技術及良好的冷鏈物流體系。究其原因,在於國際間的貿易合作,往往需要於數個月前談妥交易規格、數量及價格,並且以能供貨至少半年為佳,因此若要成功將臺灣農產品由短程朝向長程出口邁進,供貨數量或品質的穩定性皆為關鍵成功要素。

(資料來源/整理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至2021年2月)

以香蕉產業為例,1960至1970年代,臺蕉大量出口至日本,市占率曾一度超過8成,採後處理與冷鏈物流管理卻未與時俱進。當菲律賓與中南美洲香蕉產業崛起並確立了田間生產至採收後的標準作業流程,且掌握了催熟技術,得以穩定供應高品質產品;而小農經營缺乏整合的臺蕉,因規格品質參差不齊,造成市占率逐年縮減。環視全球現狀,臺灣若僅以品種研發與栽培技術為優勢,未能完善農產品供應鏈後端的採後處理與冷鏈物流,勢必導致競爭力下降。因此,為了拓展長程海外新市場,當前最需要的是精進採後處理技術及設備,以因應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性,確保農產品在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後,穩定維持具競爭力的優良品質。

臺灣香蕉曾大量出口至日本,卻因採後處理與冷鏈物流管理未與時俱進、規格品質參差不齊,造成市占率逐年縮減。(圖片提供/農糧署)

(資料來源/整理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至2021年2月)

優化採後處理技術 穩定提供優良品質

以海運而言,農產品自臺灣運輸至鄰近的中國、香港市場僅需1天,稍遠的日本、韓國為1週內,而遠距市場如美國則需要3週的運輸時間,因此,能確保農產品採收後到達目標國仍保有高品質的運送技術,可謂各農產供應國的軍備競賽。而臺灣供貨品質不穩定的現象,也成為農產外銷亟需改善的痛點。

以外銷產值最高品項——鳳梨為例,目前外銷主流品種「台農17號-金鑽」具有含水量高、容易發生寒害的特性,因此出口量超過9成集中於中國、日本及香港等短程市場。也因為運輸距離短,臺灣鳳梨產業普遍對於採後作業的環境與流程控管,多未制定嚴謹的標準。若要將鳳梨保存至長程市場,則應從強化採後處理技術與開發耐貯品種著手。

同為重要外銷果品的番石榴,根據筆者實地訪查具有外銷加拿大與新加坡等中、長程市場經驗的業者表示,若果品要維持良好到貨品質,遵守高標準嚴格選果、完成降溫作業再行裝箱入櫃等處理流程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樣地,即使是短距運輸的內銷通路,若以不適當溫度貯運或是處理流程欠佳,也會加速品質的劣化。另亦有許多貿易商反映,雖然臺灣農產品在外銷市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由於無法長期穩定提供良好品質的產品,導致外銷通路的下單意願大幅降低,直接影響產業收益與貿易形象。比如2019年番石榴成功獲准輸銷美國的機會,面對美國提出果心溫度1℃維持17天的嚴格檢疫條件,如何在通過檢疫下仍保有臺灣芭樂爽脆鮮美的風味,得倚靠優化採後處理技術,並建立標準作業流程才可保有競爭力以搶攻市場。

臺灣鳳梨外銷主流品種「台農17號-金鑽」具有含水量高、容易發生寒害的特性,出口量超過9成集中於中國、日本及香港等短程市場。(攝影/楊為仁)

 

採後處理即是一系列連續性作業,目的在於延緩品質的減損,而溫度控管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快速的集貨與預冷,以及後續的處理也須維持低溫,才可形成不中斷的冷鏈系統。(攝影/謝佩穎)

建構標準作業流程 打造專業外銷供應鏈

生鮮農產品特點在於,採收後會持續進行蒸散、後熟及呼吸作用等生理生化反應,故須將其視為生命體,因此不可採用漁產肉類產品的零下冷凍方式運輸保存,而是依照各種作物對於環境條件需求,設計適合的作業方式,才可最大程度地保留採收時的新鮮。所謂的採後處理即是一系列連續性作業,目的在於延緩品質的減損,而溫度控管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快速的集貨與預冷,以及隨後的各項處理也須維持低溫,才可形成不中斷的冷鏈系統。而除了溫度外,尚有溼度、氣體組成及各種影響品質的因素,故整個作業流程的各處理步驟,均需要建立標準條件與執行流程。

國際上流通的大宗生鮮農產品更整合研究機構或是產業的投入,以蘋果為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採後處理研究中心即有詳細研究數據,用以保持品質,包含成熟度指標、溫度、溼度及病害防治,亦測量果實氣體生成與反應作為調控依據。另外,以出口為導向的以色列柑橘產業,果實採收後使用抑菌製劑淋洗,並以52℃溫湯處理預防病害,再配合光學選別機進行外觀、生鮮農產品出口供應鏈的採後處理環節顏色及大小的分級,達到更加精準的分級,藉以滿足外銷出口的需求。

採後處理技術是臺灣農業外銷的關鍵

目前臺灣的外銷重點品項,政府已投入多項相關計畫,透過學術研究單位,針對採後處理範疇,進行外銷品種、採收成熟度、預冷設備模組、新式包裝材料及氣調氣變貯運條件等面向進行研究。除此之外,也需要加強資訊流通與產業導入應用,著重於有效性與實用性,並考量導入成本,才可將科研成果用於產業商業化,實質幫助臺灣農業,同時應以供應鏈角度檢視,將單點研究成果串接,期能整合產官學研各方能量,共同改善目前業界各自摸索的情況。

臺灣農業經營以小農為主體,且多數農產品有不耐貯運的特性,分散式的生產及未能完善處理後端貯運等,皆是導致不利出口的重要因素,若再加上近年極端氣候所衍伸之生產時程調配不易的問題,面對他國或是跨國大型農企業以大規模生產、生產成本低廉、優化栽培管理等競爭,臺灣僅以生產高品質的栽培技術,是無法在外銷市場與之匹敵,更遑論擴展海外銷售新市場。

對於臺灣農業外銷未來發展方針,政府一方面持續協助國內農民精進生產技術,建立自我品牌,避免落入較量價格的紅海,另一方面,也因採後處理為環環相扣的流程,任一環節配合失當將造成後端到貨品質下降,需積極透過科研團隊開發採後處理技術,加強相關技術設備的導入,將科研成果與產業實作經驗結合,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厚植長程貯運能量,構築符合消費者期待的現代標準化外銷模式。

擁有穩定供應優良品質產品的實力,方能發揮品種風味特色,將臺灣「小農」轉型為「強農」,進而在市場導向、競爭激烈的農產貿易戰爭中成功鏈結臺灣農業對於國際貿易夥伴之關係,強化在地農產品的國際品牌形象,提高國際能見度及競爭力。

2019年臺灣番石榴成功獲准輸銷美國的機會,但面對美國提出果心溫度1℃維持17天的檢疫條件,還得優化採後處理技術,並建立標準作業流程,才能確保符合規範和留住果實風味。(攝影/謝佩穎)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