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因應氣候變遷,發展蜂產業調適策略

口述/楊恩誠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王志元

臺灣蜜蜂主要面臨的是農業藥劑和病蟲害問題,目前較頭痛的是蜂蟹蟎,過去蜂農主要使用福化利(fluvalinate)防治,但長期使用下來逐漸失去效果,推測已有抗藥性,須建立新的防治方法。

授粉昆蟲對人類、農業及生態環境至關重要, 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農作物仰賴昆蟲授粉,包括鱗翅目的蝶類及蛾類、雙翅目的蠅類,以及膜翅目的蜜蜂、熊蜂、獨居蜂等,少了這些授粉昆蟲,不僅影響農業生產,也會衝擊地球生態平衡。

近年蜜蜂衰亡危機受到關注,事實上,隨著集約農業、都市化對環境的破壞,以及全球暖化、乾旱等氣候變遷因素影響,不只蜜蜂,整個世界的昆蟲都在變少;國際上有學者研究推論,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地球上昆蟲的數量已經減少了四分之三。

人類歷史上多次發生蜜蜂大量消失事件,1994年,法國南部向日葵田發現蜜蜂不明原因集體迷航,由於該年正是法國核准使用類尼古丁藥劑益達胺(imidacloprid)的年分,益達胺被認為是蜜蜂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美國各地也爆發蜂群大量神祕失蹤,災情遍及美、歐、亞洲各國,讓蜂群消失的議題受到全球矚目。

美國學者對於「蜂群衰竭失調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有嚴格定義,指的是蜂巢的工蜂(包括內勤蜂和外勤蜂)在短時間內大量消失。目前研究普遍認為CCD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尚未有確切定論。

臺灣CCD現象較不明顯,主因是臺灣養蜂習慣和西方不同。臺灣蜂農對於所養的蜜蜂蜂勢關注度高,一發現蜂勢變弱,立刻就會有動作。過去也曾有蜂農發現類似CCD現象,但整體來說較為零星。

臺灣蜜蜂主要面臨的是農業藥劑和病蟲害問題,目前較頭痛的是蜂蟹蟎,過去蜂農主要使用福化利(fluvalinate)防治,但長期使用下來逐漸失去效果,推測已有抗藥性,須建立新的防治方法。

農藥對蜜蜂影響很大,有些農藥如芬普尼,對蜜蜂造成是急性毒的影響,只要接觸了就會死亡,不過更令人擔心的是益達胺等類尼古丁藥劑所造成的慢性毒,蜜蜂雖然不會立即死亡,但是毒帶回蜂巢後,會影響其他蜂或者幼蟲。這幾年我關注的就是益達胺對蜜蜂的影響,研究發現,只要一個ppb(微克/公升,十億分之一的濃度)的益達胺,就會影響幼蟲的神經系統發育,讓牠們的行為和學習記憶不正常,長大離巢後找不到回家的路。另一個影響是免疫力下降,讓蜜蜂容易得病,導致族群衰敗。

臺灣的養蜂業目前還是以採蜜為主,不像國外發展授粉業,農民大都倚賴自然界中的昆蟲授粉。不過隨著氣候變遷,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灣農友感受到野蜂變少。十幾年前我到屏東,就有一位得過神農獎的蓮霧農告訴我,他觀察到授粉的蜜蜂越來越少了,以前蓮霧一開花,就會有很多蜜蜂來授粉,現在越來越少見,讓人擔憂。

近年臺灣提倡設施栽培,授粉的需求更被凸顯,應該即早發展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逐步發展授粉蜂產業。此外,臺灣很少做蜜蜂育種的研究,臺灣是小島,蜜蜂種源不多,只能南北互相交流,長年近親雜交的結果,必定導致基因庫變化性少,蜜蜂種源逐漸弱化,近年已有蜂農注意到這問題。

近年臺灣蜂農、養蜂箱數看似成長,不過蜂蜜產值未明顯提升,除了面臨進口蜂蜜的競爭,缺乏特色蜂蜜推廣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目前蜂蜜在臺灣只被當成甜味劑使用,若能透過推廣品蜜活動,讓蜂蜜像咖啡、紅酒一樣發展成「風味產業」,發產出屬於蜜蜂的產業文化,應是未來可行的方向之一。

 

楊恩誠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任台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理事長。曾任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植物醫學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臺灣大學昆蟲系主任。研究專長為神經生理、昆蟲視覺、蜜蜂生物學。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