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少年 如果我有一頭牛,楊英風的豐年時代

〈豐年樂〉,1956年楊英風作,作品類型:銅。

文/蕭秀琴 圖片提供/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開春在臺北和平東路「臺師大德群畫廊」展出的〈烽火少年楊英風1947-1963〉,上百幅作品幾乎都是他在《豐年》時期所創作,有三分之二在雜誌上刊登過,這個展覽包含雕塑、版畫、速寫與漫畫,除了少數的幾幅,內容全部都是農村風景、農業景觀,以及有14頭各種形態的牛,從寫實到抽象、神情飽滿與幾何線條,傳達牛的處境與精神象徵,經過一甲子的時光流轉,再度喚醒踏在這片土地上的實感。

2004年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必須經常到醫院照顧生病的父親,有一天走過地下室看到大廳正中間的一幅壁畫,熟悉的感覺一陣襲來,就像她每天所處的美術館看到的作品,她近身向前,畫面中間水牛的右角有幾位在〈刈穀〉(1951)的農人她是知道的,抱著稻穗的男人、水牛的神情無一不是她身處的日常,王維妮直覺這是她公公楊英風佚失的作品,後來在資料中發現有一張郎靜山拍的照片是楊英風在一幅壁畫前工作,仔細看這幅壁畫就會發現是〈豐年樂〉(1956)與這幅作品一模一樣。至今,在這家大型綜合醫院地下室找回來的作品,才展出過一次,特別在這次的展覽中發表呈現。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以木刻版畫〈後台〉(1952),這張他在《豐年》時期的作品換回了〈豐年樂〉,王維妮說,因為這幅作品是他比較大幅的木刻版畫,掛起來也比較大氣,這是楊英風進入豐年社第二年的作品。

1951年他自師大輟學,接受籌辦豐年社社長兼總編輯、畫家藍蔭鼎先生的邀請,擔任雜誌美術編輯,展開他10年的雜誌社生涯,也是他以版畫、插畫、漫畫為主,大量創作農村寫實風格作品的時期。

在師大深耕藝術

楊英風1926年1月17日出生於宜蘭的經商家庭,25歲進入豐年社之前,在繪畫藝術的領域已經有了厚實的基礎,中學時期在北京跟隨日籍老師淺井武習畫、和寒川典美學雕塑,1944年赴日考上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學習,也曾跟臺灣前輩畫家郭柏川習畫,在二戰末期戰亂日益加劇的環境下,奔赴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旅行,深受佛像雕刻莊嚴偉岸的影響,與佛學結下不解之緣,並影響日後的雕塑。

他在1948年回臺灣與幼時即訂下婚約的表姐結婚,隨即因為國共戰火日熾選擇定居臺灣,並在臺大植物系謀得繪製植物標本的工作,也考入臺灣師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繼續藝術創作之路,此次在師大的展覽〈烽火少年楊英風 1947-1963〉即為這段姻緣。師大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專長美術史的白適銘指出,這個在德群畫廊的展覽是目標明確的主題展,有藝術大師回母校的意義,也有讓學生學習觀摩的意味存在,更是師大有史以來,因為雕塑作品的呈現,運用外部空間策展,展期更拉長到3週。

投入豐年打造經典

楊英風的父母與弟弟在1949年確定無法回臺之後,他必須扛起家計責任,尤其大女兒隨即在1950年出生,經濟問題讓他輟學謀職,所幸很快地1951年7月豐年社成立,他成為雜誌的美術編輯,一肩挑起從繪圖到排版,一人完成雜誌編排的重任,在此次展覽中,舉凡漫畫、插圖、照片、封面繪製,都是刊登在《豐年》半月刊的作品。

這段期間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木刻版畫中的農村意象,也是他自己所稱,所有創作的基礎均來自於這段期間的鍛練與影響。雖然在此之前,他已經參加過幾次展覽,像是1949年油畫〈校園〉入選第4屆臺灣美術展覽會,同年的木刻版畫〈蘭嶼與頭髮舞〉是他受老師,因為同情228事件的左翼版畫家黃榮燦的影響之作,在他的寫實作品中唯一以遊客的角度觀看的作品。

因為進入豐年之後大量、每半個月一幅版畫、一篇漫畫、攝影、速寫等作品,楊英風都深入農村、近身田野,幾乎能用勤奮刻苦來形容,從臺北〈龍山寺〉到屏東〈墾丁牧場〉,從西岸的田園到東岸蘇花公路,內容從食譜教育、農業知識、農產品行銷……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入畫,創作量異常驚人。

〈豐年+辛勞=成功〉,1952年楊英風作,作品類型:單則漫畫。

以1955年的《豐年》為例,每月1日與16日發行半月刊,此次展覽中幾幅知名的作品,〈台南點心〉、〈蘇花公路〉、〈中秋賞月〉、〈新竹迎曦門〉、〈雲林土庫舊街〉……每半個月一幅臺灣農村意象之外,他所鍾愛的牛則以各種形態出現,在牛年伊始,努力前行。

〈龍山寺(二)〉,1955年楊英風作,作品類型:鉛筆、簽字筆、水墨速寫。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