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維持外銷地位、拓展用花管道 疫情下看見溫柔也堅毅的花卉產業

臺灣花卉產業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受到不少衝擊,比起可以冷凍或加工的蔬果,具有即時性且無法加工的花卉,在疫情下挑戰更顯得嚴峻。不過危機也能化為轉機,仰賴外銷的品項在出口策略上能重新調整腳步,內需的花卉過往多用於大型活動或祭祀典禮,如今也多了其他推廣、用花的可能。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系列報導

你已經習慣出門戴口罩、隨時洗手噴酒精了嗎?2020年全球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迄今已延續五個多月,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原本穩定的全球農食供應鏈,更因各國陸續祭出邊境管制、封城斷航等措施,面臨前所未見的衝擊。中國武漢率先封城,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陸續「封閉式管理」,外銷市場以中國為主的臺灣鳳梨釋迦、金鑽鳳梨,立刻面臨銷售危機;在日本市占高達九成的臺灣文心蘭,不僅承受國際運輸成本大增的壓力,還同時面臨日本宣布「緊急事態宣言」,消費緊縮的挑戰。農糧產業「內外交困」,但是山不轉路轉,除了幫助農民渡過難關,此時此刻,也正是改善產業體質,開拓新通路的契機。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政府領頭出擊!開拓農糧新通路 疫情對臺灣農糧產業的衝擊及政府紓困振興措施

2020年初全世界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迄今已延續五個多月,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家採取人流管制與國境封閉等措施,改變一般民眾的生活方式,公共活動受到限制而大幅減少,引發終端消費陡降、失業人數攀升及消費市場萎靡的恐慌,對農糧產業也造成極大的影響。

【口蹄疫除名】口蹄疫染病23年 防疫國家隊按表操課摘下疫區惡名

歷時整整23年,臺灣16日終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公布成為口蹄疫非疫區。國內何以能成功剔除口蹄疫疫區惡名?農委會17日揭露,撲滅口蹄疫歷經3階段的「按表操課」,國內包括臺灣、澎湖、馬祖地區才成功拔針,等到要正式向OIE申請認定為「非疫區」,卻又碰上武漢肺炎疫情攪局,眼看就要延期,所幸透過OIE會員國通訊投票,才獲認定為非疫區。

【口蹄疫除名】農委會放鞭炮慶祝臺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 下一步外銷豬肉、解決豬瘟

17日上午,農委會前庭空地放起兩串長長的鞭炮,慶祝臺灣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認定正式成為口蹄疫非疫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放鞭炮是我們臺灣農業的習俗,有好事就要慶祝」,從1997年3月19日臺灣成為口蹄疫疫區,直到2020年6月16日OIE正式通知臺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陳吉仲把這個榮耀獻給臺灣偉大的農民。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客座總編輯 胡忠一:危機就是轉機!農糧署的疫情因應對策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臺灣人很團結,成功控制疫情,被全世界所稱讚;不過這次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連帶影響了全球農業的銷售與運送,臺灣各項農糧產品,也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衝擊。

固殺草汙染環境疑慮低 植醫專家:拉長採收期助降解

衛福部日前公告除草劑「固殺草」可作為紅豆植株乾燥使用,訂定殘留容許量(MRL)2 ppm,因固殺草有局部移行作用及水溶性,引發殘留紅豆及汙染水環境疑慮。臺灣植物及樹木醫學學會理事長孫岩章表示,固殺草毒性相較於巴拉刈來說並不高,衛福部訂定殘留容許量可確定對人體健康無害,但因固殺草具有光安定性,不易受光照分解,因此7天安全採收期後仍有殘留量0.32-0.92 ppm,若有藥殘疑慮,使用上可拉長採收期,幫助農藥降解。

固殺草用在紅豆落葉 防檢局:通過藥效、藥害、殘留量三大檢測

國內紅豆已進入機械採收模式,為了配合機器採收,紅豆植株必須要完全乾枯,否則枝葉會卡住機器,也會影響紅豆風味。衛生福利部於5月20日公告農藥「固殺草」用於紅豆的農藥殘留容許量,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表示,臺南、高雄地區所做固殺草作為紅豆落葉劑的藥效、藥害及殘留量的田間試驗及評估,落實食品安全。

守護生物多樣性!看人類生產地景 如何維繫生態保育功能

為了生產糧食和生活所需,大幅的原野地轉變為人類生產地景,威脅全球生物多樣性。但是,這些人類生產地景,同時也可以是保育生命世界的重要元素。生物多樣性,這個歷經38億年環境磨練的演化產物,正在面臨兵臨城下、遭受十面埋伏、只能做困獸之鬥的存亡之秋。

將致資源分配不均?規劃保育行動優先順序時 常見的6大失誤

近幾十年來,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育議題層出不窮,但是保育工作所需要的資源(如時間、金錢、人力等)卻是有限的,這是執行保育行動(conservation action)時必須面對的現實與抉擇。換句話說,當我們把某些事情做好時,就有 另一些事情可能做得不夠好,這是現實上必須面對的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