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96 頁
從武漢肺炎疫情 看美國漁業現況及防疫對策
自從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開始肆虐美國,相關部門已廣泛週知在捕撈產業進行防疫。美國海岸警衛隊在3月13日發布《海洋安全信息通報》,操作員和船東必須向海岸警衛隊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報告船上人員的健康狀況。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將提供3億美元的援助計畫,應對因covid-19導致的水產業經濟損失及相關補助計畫。
後疫情時代的養鵝產業:飼養、防疫、行銷 3招多管齊下 盼回過去榮景
鵝肉也許不會天天躍上您的餐桌,但談起鵝肉清甜不膩、軟嫩適口的品質,肯定大家都會認同。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餐飲市場嚴重萎縮,養鵝產業也無能倖免,淪為農委會公告認定的營運困難產業。好不容易從104年禽流感重創中逐漸恢復元氣的養鵝或是國產鵝肉產業,這次如何再一次振興?不妨從飼養、防疫與消費端,檢視該產業的危機與契機。
【友善山林】山中迷途免驚!備妥2大登山利器 平安下山才是無痕山林
在臺灣從事登山活動的人口眾多,因此林務局考量民眾需求及針對舊有林道、步道、古道、山徑的歷史脈絡整建為自然步道,提供優質戶外場域供民眾及山友作為親近山林的選擇,而登山及戶外活動首重安全,尤其在野外迷途或意外事故發生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正確通報目前所在位置。
【星光花室】借助花卉的溫柔 得到安定身心的力量
2020年已經過了一半,歷經上半年的世紀之「疫」,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外在環境對於身心靈的影響,下半年12星座即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遇到逆境時仍能從容以對?想提升運勢,就快來看看星座專家小孟老師特地為12星座量身打造的四大錦囊妙計,只要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花材,就可以在家中打造愜意舒壓的環境,消解負面情緒,在逆境中「花」現轉機!
【 武漢肺炎掀畜牧業缺糧危機 臺灣豬將沒有進口飼料可吃?】
全球性的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了人類健康、國際交通往來,以及全球經濟發展,其中疫情掀起畜牧業缺糧危機,臺灣豬有天將會沒有進口飼料可吃?當載運「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來臺的貨輪船期出現延宕,引發臺灣畜牧業焦慮時,臺灣的畜牧業糧食危機議題迫於眉睫,我們的畜牧業糧食安全計畫又在哪裡?臺灣的耕地可以提供國人足夠的米糧及蔬果,但雞鴨鵝牛羊豬的飼料,就供不起了。以飼料95%仰賴進口的肉豬產業為例,盤點養豬產業的糧食安全,這在臺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計畫增養100萬頭肉豬專供外銷之後,飼料來源的穩定,更具重要性。
【養豬糧食安全01】養豬飼料95%依賴進口 面臨斷鏈風險
一場疫情讓臺灣糧食安全的議題浮上檯面,其中畜牧業高度依賴進口的黃豆及玉米,在肺炎疫情及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全球化的飼料供應鏈一度出現危機,臺灣豬的糧食安全議題,更值得關注。
【養豬糧食安全02】國產飼料玉米自給率2% 利潤低無栽培誘因
硬質玉米如果要擺脫進口依賴,臺灣栽培作為豬飼料的硬質玉米勢必要提生產量,卻先天氣候環境的限制,硬質玉米只適合在8月以後的二期作、裡作種植,加上硬質玉米利潤偏低等因素,均是國產硬質玉米產能難以提升的原因。
【養豬糧食安全03】玉米復興之路 農會建議組產銷班闢專區
武漢肺炎疫情引發國人關注國內畜牧業糧食安全,農糧署經盤點國內黃豆、小麥和玉米產能,考量國產雜糧作物與國外進口產品價差過大,例如國產大豆價格每公斤5、60元,價格是進口大豆2倍,相較之下,硬質玉米國內、外價差較小,大約每公斤2元,因此有意從擴大國內硬質玉米種植面積著手。
【養豬糧食安全04】飼料原料缺口超乎想像 地瓜稻米誰是好替身
慣西餐的臺灣豬,可以改吃中餐?豬飼料中的進口玉米如果短缺,臺灣在地的地瓜及稻米可以替代?臺灣豬吃了地瓜及稻米會影響豬肉的風味?還有什麼是可以餵豬的好作物?
【養豬糧食安全05】消費者力量 政府鼓勵選購吃本土飼料的國產豬
臺灣豬抵擋了非洲豬瘟的侵襲,在慶祝口蹄疫拔針成功後,這波武漢肺炎疫情中,許多國家需要豬肉,臺灣豬重現出口曙光,增養的同時,飼料的取得及穩定供應成為大問題,「守護臺灣滷肉飯」的消費者,如果也能改吃臺灣在地玉米飼育的豬肉,也為臺灣豬的糧食安全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