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89 頁
深耕在地,棲居者為鹿野注入新活力
每年隨著熱氣球季的到來,為鹿野帶來大量的人口流動,而時光越過這段宛如嘉年華的盛夏,鹿野還剩下什麼?
搶救擱淺鯨豚,APP 通報提高救援成功率
林務局與鯨豚協會為了提升鯨豚擱淺搶救及處理的效率,開發製作「鯨豚擱淺通報」APP,在擱淺案例發生時,使民眾通報能夠快速聯絡到鯨豚擱淺處理小組
17家違章工廠拆定了,農委會:年後再公告第二波
為了遏止農地上的違規工廠亂象擴大,行政院於去年 10月核定「保護農地 – 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第一波違規優先執法名單 17件,5件已拆除,其餘 12件將於今年 3月底全數拆除完畢
從生產到行銷,美濃農會讓秋冬農產更吸睛
過去有「菸葉王國」之稱的高雄市美濃區,面對臺灣菸酒公司結束菸葉契作以及缺工問題,美濃區農會開始鼓勵農民調整耕作模式,以輪作制度發展出豐富多元的作物耕種模式。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全面啟動,獎勵農友種好糧、顧好田
為鼓勵農友轉作進口替代作物,同時提供稻農繳交公糧以外更多元的選擇,農糧署 2018年開始全面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
新型紙箱技術研發,創蝴蝶蘭海運外銷佳績
蝴蝶蘭多年來一直是臺灣最大宗外銷花卉,其年出口值占總外銷花卉55%以上。外銷蝴蝶蘭以貨櫃海運為主要運輸方式,有時甚至需要在無光線的黑暗貨櫃中貯運超過1個月,如何降低損耗率便成了重要課題。
取經橄欖油,品評苦茶油
黑心油風暴後,民眾紛紛注意起油品安全,苦茶油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加上冒煙點高,適合臺灣人習慣高溫的烹調方式而受到矚目,更有「東方橄欖油」的美稱。
【2017十大神農】陳添麒:生命力與作物齊發,峰迴路轉的薑黃伯人生
臺東樂山,有片依山勢種植的薑黃田,滿園翠綠生機,而這也是陳添麒生命的轉捩點。他的人生從 50歲那年,開始峰迴路轉——無意間發現薑黃神奇的生命力,讓 70歲的他仍朝氣勃勃地投入種植與研究,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陳添麒有了「薑黃伯」的暱稱,也改變了他人生的下半場。
全臺擴大減塑,麵包咖啡店全入列
環保署自 107年 1月 1日起擴大限制7大行業使用購物用塑膠袋,期望以法令引導店家提供環境友善的產品,養成民眾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達到垃圾減量。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堅持有機,種出觀音好筍
穿越觀音山蜿蜒的山徑,一路竹林蓊鬱,風光盡展於藍天綠地間。行到盡頭處,觀音足下,五股區蔬菜產銷班第 10班 21位班員在此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