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89 頁
家禽食慾不振及早發現,智慧禽舍用大數據監測雞隻健康
近日農委會在鴨場檢出低病原性H5N6亞型禽流感,讓禽農繃緊神經,動物防疫單位也呼籲業者應避免家禽和野鳥有接觸機會,並需落實出入禽場的人車消毒。
【動物主場我來挺】動福蛋行不行?聽聽業者怎麼說
因應2017挺挺動物生活節主題專區規劃,動物當代思潮特與農傳媒、挺挺網絡社會企業合作,開闢【動物主場我來挺】系列專題,包含金門、小琉球、龜山島等地的野生動物救援行動
小校玩出大創意,農業扎根年輕化
食農向來不分家,但現實生活裡若兩者的距離越來越遠,就注定出現問題,近年屢屢爆發的食品安全危機是為明證。為此,各國日漸重視食農教育,有些甚至納入義務教育。
毛小孩食品市場商機大,農科院加值發展伴侶動物食藥品
貓、狗是忠心陪伴人類的伴侶動物,尤其在少子化、現代人生活富足條件下,人們多將伴侶動物視為家庭的一份子,期盼這些喵星人、汪星人健康長壽,陪伴主人的時間更長。
【飽讀好書】億萬年尺度的臺灣
陸客不來了以後,野柳因畫在珍貴地質上的「紅線」再度博得媒體版面,一時間,文明的暴力與人命的安危喧囂爭騰。只是回首野柳的發展歷程,無人不同意伴隨紅線而來的觀光財,的確大大改變了野柳人的一生。
冬季首波寒流報到,農漁防寒別輕忽
近期天候濕冷,宜蘭及花蓮地區已連續降雨多日,許多病害蓄勢待發,另外,今年冬季第一波寒流將報到,1月9日起至1月11日因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將再度下降,預估嘉義以北到宜蘭的空曠地區因輻射冷卻效應,可能出現攝氏7至9度的低溫。
深耕在地,棲居者為鹿野注入新活力
每年隨著熱氣球季的到來,為鹿野帶來大量的人口流動,而時光越過這段宛如嘉年華的盛夏,鹿野還剩下什麼?
搶救擱淺鯨豚,APP 通報提高救援成功率
林務局與鯨豚協會為了提升鯨豚擱淺搶救及處理的效率,開發製作「鯨豚擱淺通報」APP,在擱淺案例發生時,使民眾通報能夠快速聯絡到鯨豚擱淺處理小組
17家違章工廠拆定了,農委會:年後再公告第二波
為了遏止農地上的違規工廠亂象擴大,行政院於去年 10月核定「保護農地 – 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第一波違規優先執法名單 17件,5件已拆除,其餘 12件將於今年 3月底全數拆除完畢
從生產到行銷,美濃農會讓秋冬農產更吸睛
過去有「菸葉王國」之稱的高雄市美濃區,面對臺灣菸酒公司結束菸葉契作以及缺工問題,美濃區農會開始鼓勵農民調整耕作模式,以輪作制度發展出豐富多元的作物耕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