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懷抱珍視大地,特克斯科技以技術翻轉讓堆肥變綠金

有道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一直以來,禽畜牧所排泄的糞便,對人類生活及環境衛生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農科產業全球運籌,加速生物農藥產業化

我國具有深厚的農業科技研發及應用之基礎,但能量散佈在產者、研究機構、大學校院,為增強國際貿易競爭力,必須透過整合加強各方合作模式,以建構產業價值鏈。

placeholder-light

【蟲農之路】用蟲蟲評估環境、做教育

農田裡最在地的居民就是蟲(泛指地上部各式各樣的昆蟲和蜘蛛)、草(泛指在地草種或人工栽培草種)以及土(泛指土棲動物、微生物和土壤性質),這三者形成密不可分的金三角關係。

黃瑞彰:土壤健康與植物營養診斷

一般而言,土壤中所存在的養分無法完全滿足作物生長所需,因此需藉由施用化學或有機質肥料來補充。養分對作物生長的功能可歸納為構成體質及新陳代謝;每種養分均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

【飽讀好書】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除了復活節島文明,作者隆納.萊特還以蘇美、羅馬、馬雅等四個「文明自毀」的歷史為例,梳理文明如何從興盛走向衰亡,只需一千年即步上瓦解的命運。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青年返鄉,柳營青年組成農村新勢力

「這個設計像一棵大樹,是果樹班的意思,下面的樹幹A,代表我們所生產的產品都是A等級以上!」柳營區果樹產銷班第8班黃永欽班長拿出智慧型手機,秀出7月份最新定案的產銷班班徽,並仔細地闡述每個環節所象徵的特殊涵義,而從他講解理念的認真神情中,也透露這個班級的執著。

創新健康畜產養殖,讓產地到餐桌「同一健康」

臺灣地狹人稠,高密度的飼養無可避免加快流行病在禽畜中的傳播,也會影響禽畜的生長情況。事實上,和人一樣,禽畜都需要妥善的營養照料。

樹木保護人員證照培訓,最快今年上路

許多樹木修剪都依靠景觀工程公司或環保清潔公司,部分工作人員沒有植物生理基本概念,在錯誤季節移樹、甚至直接將樹木斷頭

滴血便知產乳量,酪農不需再等小牛長大

酪農業者不需要再等到乳牛 3歲頭胎分娩後才知道產乳量好不好,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下稱畜試所)在去年引入乳牛基因體檢測技術,只需在小牛數月齡階段,採集血液、耳組織或毛髮囊,經檢測後就能知道相關性狀。

怕冷怕風又缺工,蓮霧農轉作增多

連日低溫凍得許多民眾受不了,也讓蓮霧農民眉頭深鎖。這兩年臺灣蓮霧外銷量翻了 6倍,但嬌貴的蓮霧怕冷又怕風, 2012年全臺蓮霧收穫面積約 5千公頃,卻因極端天氣影響,去年下滑至3千5百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