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農之路】用蟲蟲評估環境、做教育

農田裡最在地的居民就是蟲(泛指地上部各式各樣的昆蟲和蜘蛛)、草(泛指在地草種或人工栽培草種)以及土(泛指土棲動物、微生物和土壤性質),這三者形成密不可分的金三角關係。

牠們構成是田間生態的基礎,且彼此互相影響,不論是有機、慣行,或是各農法門派,若要符合善待田間環境的原則,這三者的狀況評估就缺一不可。

臺灣農業已有越來越多人重視產地的生態環境,並提倡友善耕作的概念及各式農法,期望可以生產出健康安全的食物,同時又能照顧到農田的環境生態。

參與式共保系統 (PGS系統,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 就是以消費者及農夫共同組成作物種植生產的參與小組,試圖建立起消費者與農民的互信關係,不論是友善耕作、各式農法或是參與者共保系統,對環境友善的必要評估項目之一就是田間環境,而在整體的農業生態系範疇當中,田間生物多樣性與農田環境的關係則是最基本、也相對容易進行評估的方式。

課程參與者共同訪視新竹茶農的園區管理狀況,以及初步了解田間生物的種類。

參與者在園區內所發現的田間生物。圖左為四班廣頓瓢蟲,右為楊氏新蠍蛉。

完整評估農田生態金三角:蟲、草、土

在評估田間環境的選項當中,農田生態金三角:蟲、草、土是建構整體農田生態的基石,其種類及族群數量的變化相對短時間就可反映出田間環境的狀況,又可帶出農夫的種植及管理模式,例如多種草相、單一草相的草生栽培及一般使用除草劑的柑橘園,其土壤狀況、生物種類甚至是作物的生長情形都會有所差異。

若要能更完整評估田間環境,就需要將蟲、草、土一起整合解讀,才能得到較準確的評估結果,雖說如此,要了解這三者的關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還需各自拆開解讀,才能有利於三者的整合,正所謂「見樹不見林,欲見林先見樹」。

蟲、草、土三者之中以「蟲」為首,也代表著一般大眾及農夫對蟲比較有反應,例如:這些蟲出現在田裡是否會危害作物?這些蟲是來吃我的菜還是吃害蟲?生物防治概念中的天敵及後續族群的建立又是怎麼一回事?而對於各種蟲在田間扮演的角色已在「蟲農之路」專欄的其他文章有許多描述。

另外,蟲之於作物與田間環境的關係相較於草和土來的簡單許多,基本上以蟲的功能群作為評估的參考指標,則可減少評估所需要耗費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對於想參與的農夫或相關單位來說,未嘗是個不錯的選擇。

田間「蟲」主要評估的三種功能群,分別為左上的寄生者(角頭小蜂)、右上的訪花者(蘆蜂)及左下的捕食者(細紋貓蛛),右下的碎食者(黑甲蠅) 雖然並非重要評估的功能群,但某些程度上田間碎食者的種類也反映著棲地的品質及多樣化。

農田環境評估「蟲」的方法:

評估田間的「蟲」多以馬氏網調查法掃網法兩種為主,因為這兩種方法所調查的物種侷限性較小,較可廣面向的評估田間蟲的多樣性及分出各自的功能群。此外,馬氏網的評估方法又比掃網來的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但也須評估作物類型及農田場域性質才能決定適合使用哪種調查方式。

除了這兩種方法較常為人所用之外,夜間的點燈採集法也是一種不錯的調查方式,只是相較於前兩者,夜間點燈多是吸引趨光性的蟲為主,有時會缺少許多只在日間行動的種類,例如白天行動的許多訪花者,不過,若是夜間點燈採集法能夠與掃網法或馬氏網調查法共同執行,則對於調查到的田間生物種類將會有更全面的了解。

掃網法較無物種侷限,可廣面向評估多樣性。

另一種常用的馬氏網調查法,比起掃網法更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

 

打破對農田的既定印象

一般來說,調查採集回的樣本,還需經過初步的鑑定分類後方能得知「蟲」的種類及數量,進而找出功能群並回推環境樣貌,而鑑定分類的過程其實可以讓有興趣的民眾共同參與。

過程中,雖然看的是蟲,但其實對參與者來說,能引伸出另外一個層次的認知,打破對農田的既定印象。原來,除了作物與害蟲之外,田裡還有各式各樣的昆蟲和蜘蛛;一位好好善待農地的農夫,田裡竟然會有那麼多有趣的生物。以此過程為基礎,再加以補充農田裡的操作現況及環境資訊,並逐一介紹各種功能群之於田間環境的角色,這樣的參與和啟發,其實就是對友善耕作的一種認可。

共同參與田間昆蟲分類的學員,將採集回來的樣本進行初步鑑定,得知蟲的種類及數量,進而了解牠們在農田中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