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61 頁
竹中自有黃金屋,竹山推深度小旅行讓你「竹」感心
竹鹿產業觀光促進會成員們坐在孟宗竹製成的椅子上閒聊,有人眼尖看到桌上的保養品包裝使用竹蓋子,便對當地柴燒麥芽糖業者建議:「與其用沒有質感的塑膠蓋,不如試試用竹蓋子,加入地方文化元素。」其他人跟著附和:「蓋子還可以當杯墊呢」、「這樣以後大家用杯墊時都會想到你們了!」
兼顧新住民親情與緩解農村缺工,開放外籍青壯年依親度假打工受基層肯定
農委會推動外籍青壯年來臺依親度假打工,可說是為長年農村困境現況解套,地方基層農會對這項政策大多抱持正面看法,希望能協助農業現場的缺工問題。該項政策預計最快6月上路,由了解掌握在地缺工情況的農會,協助申請外籍青年度假打工推薦文件。至於未來800位外籍青年該如何投入缺工現場?農委會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執行秘書蔡佩君表示,度假打工正式上路後將不會特別限定區域申請,但會先鎖定缺工問題較為嚴重的縣市試辦。
推展農機外交!創新農機說明會 ,14國使節代表親臨參訪
為全力朝向新南向政策前進,農委會在今(27)日邀請與臺灣友好的駐華邦交使節,前往桃園農業博覽會的「台灣創新農機館」參與「駐華使節說明會」。對此,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臺灣有精良質優的小型農機,以及全球享譽盛名的穀物乾燥機、低溫筒倉及溫室環控設備,期望透過本次活動,促進與世界各國,尤其是新南向國家的農機技術交流與合作,並拓展我國精品農機外銷市場,讓臺灣成為各國農業發展的堅強夥伴。
比玉荷包早上市!農試所新品種:「艷荔」荔枝,酸甜風味受矚目
乍暖還寒的4月天,竟然吃得到荔枝?臺東縣太麻里鄉果樹產銷班第2班班長胡漢傑的果園,3月中就開始陸續採收荔枝,荔枝外表鮮紅豔麗,一走近就能聞到荔枝特有的酸甜風味,吃起來亦是甜中帶酸、果肉細緻而具有彈性。這批荔枝正是市面上迄今仍少見的「台農6號」荔枝,又稱「艷荔」荔枝。
自己的缺工自己救,桃園青農首組機械工班互助合作社
桃園市9位青年農民今天成立全臺第一間農機互助合作社,首任理事主席陳士賢表示,社員們分別種植水稻、茶葉、蔬菜等等,共有十數台農機,由於生產作物不同,農忙期錯開,機具人力互相支援,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今年預計再招募15位生力軍,訓練農機操作技能,期望在臺灣原有單一作物代耕的模式外,走出一條整合在地資源,提升生產效能的力抗缺工新模式。
「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今揭曉頒獎 盼體現農村再生精神
由農委會所主辦的「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經過全臺707個農村社區熱烈參與及激烈的競爭下,最後共有22個農村社區進入決審,農委會今(26)日舉辦頒獎典禮,揭曉第一屆活動由新北市三芝區共榮暨安康社區、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臺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等3個社區榮獲金牌。農委會表示,本屆競賽樹立臺灣農村典範,並與國際接軌,得獎者除了可領取獎金(金牌獎金50萬元)外,另可獲得前往德國農村進行交流與深度學習的機會。
走過日治的百年歲月 「蓮華池研究中心」盼成中部低海拔植物方舟
持續鑽研森林資源的「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至今已成立超過百年,現今保有中臺灣低海拔山區最完整的林相,區內原生植物約有600多種,其中更有36種珍稀物種,並於2015年通過國際森林管理委員會(FSCTM)驗證。面對下一個百年,蓮華池研究中心也盼能再為植物資源保種而努力,成為中部低海拔地區的植物方舟。
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今年名額倍增,農校盼突破成績限制讓更多學生參與
農委會喊出10年培養3萬青年農民的目標,2015年開始在農業大專院校設立農業公費專班。去年更首度開辦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鼓勵高職農校學子利用寒暑假到農場實習,完成者發給獎勵金。由於去年11所高職農校共有14個農場經營科參加試辦,迴響熱烈,今年農委會更擴增提供1,200個名額,新增農業機械、園藝、畜牧保健及水產養殖科,共34校68班參加。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西吉海洋保育的十字路口
2016年起,國家公園保育警察小隊長蕭再泉呼籲東吉嶼、西吉嶼之間海域劃設「完全禁漁區」,潛水客吳祖祥也同樣於「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提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東西吉廊道海域應劃設為『完全禁漁區』」,並於2017年7月25日通過附議成案,自此引發海洋生態和漁民生計雙方的爭議……
採用生物天敵防治!彩椒產量、品質趨於穩定
為達到不用農藥或農藥使用最少化的蔬菜生產,讓民眾放心的優質安全蔬菜,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以下稱農試所)特別研發了「彩椒」病蟲害綜合管理技術。該技術是採行天然植物保護資材,以及釋放量產的昆蟲天敵取代農藥,目前已成功壓制病蟲害發生,並協助面臨廢耕危機的農園恢復生機,有效提升彩椒的品質並穩定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