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placeholder-light

【生態復育】棲地營造有成 30萬隻火金姑閃耀林場

螢火蟲為環境敏感昆蟲,其對自然環境的變化十分敏銳,僅在有山有水且乾淨無污染的環境才能見到。台中東勢林場因在24年前進行棲地營造,減低人為干擾因素後,林場內的螢火蟲數量保持穩定,預計在4月中旬螢火蟲數量達到最高峰,估計約有30萬隻螢火蟲將於林場飛舞。

placeholder-light

【島嶼市集】總統府周邊辦市集 小英湊熱鬧自曝愛吃「這一味」

豐年社與中華文化總會合辦「一日台灣:島嶼物產市集」,6日在總統府附近道路搭起帳篷,販賣各式農產品及手作食品,在清明連續假期吸引大批民眾造訪。總統蔡英文於上午現身市集,品嚐各攤的特色美食,民眾及商家看到總統來訪,紛紛要求與蔡英文合照、簽名。曾留學國外的蔡英文在造訪甜點攤位時,表示自己最愛吃瑪芬及司康,讓店家備感親切。

placeholder-light

【台中花博】多肉植物如何澆水? 專家:淋濕葉片可能會使葉片被陽光灼傷

近年來許多人會在辦公桌上種上一盆仙人掌等多肉植物抒壓,但你知道要如何正確為多肉植物澆水嗎?辜嚴倬雲保種中心蒐藏經理鄭仲良6日表示,多肉植物還是要澆水,但澆水時應用噴霧器噴灑在介質表面,如果在葉片或本體上留下過多水珠可能會使細菌繁殖,或是使葉片被陽光灼傷。

placeholder-light

【島嶼市集】有機農業重成本 鳳梨連果心都好吃

有機農產品因不使用化學農藥、肥料,能保護自然生態且較少健康負擔,是消費者長年關注的農產品類型。而台南關廟地區就有鳳農主打有機栽種,細心呵護讓鳳梨從果肉到果心都美味,而南投名間地區也有木瓜農依靠手工除蟲,並利用木瓜授粉不完全的特性,栽種出無籽木瓜。

placeholder-light

【臺中花博】非洲菫、大岩桐 苦苣苔科的嬌媚世界

圓形的玻璃花器裡,裝載著一盤「迷你岩桐-伊莎的鳳棲」,從山茶紅漸變成洋紅的花管往下方綻開,走進達人的秘藏植物特展,春色宛如一幅幅細描精緻的古老國畫,活現眼前。

placeholder-light

【非洲豬瘟】違規攜帶動物產品入境 日本重罰27萬台幣

非洲豬瘟中央應變中心5日表示,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動植物檢疫所統計,近年入境日本違規攜帶動物產品旅客來源,以中國大陸旅客為大宗,其次為菲律賓、越南、韓國及臺灣。其中,中國與越南先後淪為疫區,日本為防範非洲豬瘟,宣布自4月22日起,旅客攜帶動物產品入境、未主動申報遭查獲者,最高將裁罰100萬日圓(約新臺幣27萬元),或3年有期徒刑。應變中心提醒近期入境日本的國人要特別注意。

placeholder-light

【毛小孩出遊】毛小孩也要趴趴走過兒童節!4天連假北市友善狗狗公車照常服務

兒童節到了,毛小孩也要出門蹓躂蹓躂!臺北市動保處與公車運輸處合作辦理的「臺北市友善狗狗公車」,4天連假照常服務,會提供7條路線、每日3班次到臺北5處狗運動公園及活動區,讓爸媽能帶著毛小孩輕鬆出遊。同時,截至3月底止,北市已有115個餐飲、咖啡廳、零售商店、飯店等場所登錄為動物友善空間,讓毛小孩也可以跟著主人趴趴走不設限。

placeholder-light

【飽讀好書】《島耕作農業論》

對作者來說,農業充滿了創造力,是一件很棒的工作,但他在農業採訪時一直有個疑問。他曾經待過松下電器等電機製造廠,它們都是投入大筆資本興建工廠,嚴格品管並大量製造成品,然後外銷全世界,所有創造日本經濟奇蹟的製造業都是採用這種模式。為什麼農業做不到?於是,他寫了《島耕作農業論》

placeholder-light

從擠乳機器人看農業缺工——引入農業外勞不是唯一選項

位處亞熱帶的台灣,每頭乳牛的泌乳量,卻超越了許多酪農大國。全台目前有553場酪農戶,飼養規模為十三萬頭牛,其中約有六萬頭泌乳牛,一年牛乳的產值高達一百多億元,在單項農產品中排名第九。消費者享用新鮮乳品的同時,酪農卻是畜牧產業中,勞力最密集的一行。

placeholder-light

【保護山林】對抗山老鼠 志工山友成得力助手

台灣山林資源豐富,吸引山老鼠盜伐劫掠大發不義之財。去年山林盜伐盜採案件量雖為歷年最低,僅有157件,但山林珍貴資源仍受到損害。林務局表示,目前以志工通報及山林巡護作為對抗山老鼠的方案,同時動用微型攝影機、人員偵測器等科技設備蒐證,遏止山老鼠在山林間恣意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