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擠乳機器人看農業缺工——引入農業外勞不是唯一選項

●陳志峰/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位處亞熱帶的台灣,每頭乳牛的泌乳量,卻超越了許多酪農大國。全台目前有553場酪農戶,飼養規模為十三萬頭牛,其中約有六萬頭泌乳牛,一年牛乳的產值高達一百多億元,在單項農產品中排名第九。消費者享用新鮮乳品的同時,酪農卻是畜牧產業中,勞力最密集的一行。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兩次的擠乳工作,分別在清晨四、五點,和下午三、四點,一次也少不得。工時極長、工作繁重,酪農業成了農業缺工中率先受到衝擊的業別。

記得六年前,課堂上曾有研究生報告有關機器人擠乳的研究論文,當時,各國都還在研發的階段。時隔六年,在北歐的幾個國家,已經有超過20%的農場引入擠乳機器人,尤其丹麥,每四戶酪農就有一戶使用機器人擠乳,這比例還持續在增加中。

國際間近年來對於擠乳機器人的研發,進展快速、技術益臻成熟,除了自動化之外更升級為智慧化。每一次的擠乳,都能記錄資料,進入系統中運算,透過大數據的累積,讓乳牛的管理更加精密。20193月,畜產試驗所邀請了美國馬里蘭大學 Robert R. Peters教授,來台分享北美這幾年使用擠乳機器人的經驗。

Peters教授指出,牧場引入擠乳機器人之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大幅減少全職的人力,尤其是取代最辛苦的早晚擠乳工作。同時,泌乳牛可以自由進出擠乳設施,只要牛隻感到脹奶,就會走向擠乳機器人,而不像以人力擠乳時,必須等待一天兩次的擠乳時間。

Peters教授指出,牧場引入擠乳機器人之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大幅減少全職的人力。

根據統計,使用擠乳機器人的牧場,每隻牛的擠乳次數平均一天為2.8次,整體的泌乳量也提高了。有部分的酪農戶認為,生活品質受到改善、有更多時間能和家人相處,二代接棒的意願也因此提高,牧場得以永續經營。牛乳的品質,目前的研究顯示,沒有顯著的改變,不過繁殖性狀有些微變差,尤其是空胎期變長,有可能是產乳量增加,導致能量負平衡而影響受胎,需要進一步研究。

不過,酪農使用擠乳機器人,最大的阻礙就是價格昂貴。一台機器人動輒600萬元台幣,至多可以服務60頭泌乳牛,同時,台灣酪農戶的場地較小,要增設一台擠乳機器人,牛隻的動線也要隨之修改,牧場的設施需要重新翻修,又成為另外一項負擔不小的開銷。

當前酪農的缺工問題益趨嚴重,部分酪農要求政府開放引進外國勞力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歇。參照國外的經驗,增設擠乳機器人或引進外勞,都是緩解勞力不足的選項。然而,這兩種選擇卻會帶給台灣酪農產業未來的發展,呈現截然不同的後果。

如果引入外勞,馬上可能引發的效應,是酪農業的薪資水平將會停滯,專業科系的畢業生投入產業的意願也會大幅減低,乳品的安全與品質,少了專業者的把關,

更難和價廉物美的進口乳品競爭。此外,外勞是否具備在牧場工作的技能、能不能克服管理大型動物的心理恐懼,在工時長、勞動強度高的狀況下,會不會成為逃跑外勞,後續的管理問題,都考驗著酪農業者以及協助引入外勞的農會。

隨著台灣基本工資的調漲,目前引入外勞的成本,加上勞健保、就業安定費和食宿管理費,每人每月約為四萬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其實已經具備引入擠乳機器人的條件。同時,酪農需搭配更精準的乳牛飼養管理,這將成為酪農業再次升級的契機。

建議政府在考量開放酪農業引入外勞時,也可以思考另一種解決方案,引導酪農業走向智慧化。透過長期低利的貸款,紓解投資機器人設備的財務壓力,協助台灣的酪農業和國際接軌,並且也需要培養專業人才,學習擠乳機器人的維修操作。

解決農業缺工問題,引入農業外勞是個選項,卻不是唯一的選項。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