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陳 儷方 第 20 頁
安倍晉三遇襲過世 曾秀合照力挺臺灣鳳梨 與前總統李登輝好交情
與臺灣關係密切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遇襲,不幸過世,安倍晉三去年曾在臉書發布自己與臺灣鳳梨的合照,力挺被中國禁止輸銷的臺灣鳳梨,也曾在接受電臺訪問時表示,臺灣是老朋友、好朋友,且早在1994年就來臺訪問,與前總統李登輝結下好交情。
加速陶斯松退場 防檢局預告修正陶斯松禁用時間提早至113年4月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7日預告修正「陶斯松為禁用農藥」,全面禁用時程從原來的115年1月1日,提前至113年4月1日,即陶斯松產品只能用到113年3月31日止。香蕉等4種農作物相關蟲害目前仍缺乏合適的替代藥劑,農委會各場試已著手試驗,找出可用的替代藥劑或其他防治方法供農民使用。
季新鴨簽約技轉!挾高受精率 2年後後代市占率將達6成
土番鴨普遍適用於各種鴨肉料理,占肉鴨供應75%,土番鴨必須由公番鴨與母改鴨透過人工授精雜交產生,為了保持一定的受精率,必須每3天注精一次,不僅成本高,母鴨也很受罪,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選育出「季新鴨」品系,季新鴨母鴨只需要6天注精一次,即可維持鴨蛋受精率,今(7)日簽約技轉「季新鴨系統化生產技術」給黎明畜牧場繁殖種鴨,預計2年後60%的土番鴨都會有季新鴨的血統。
香港檢驗臺灣芒果樣本陽性銷毀200公斤 陳吉仲:做法與說法互矛盾
香港特區政府6日發布新聞指出,在臺灣進口芒果表面樣本檢驗出COVID19病毒核酸呈現陽性,涉事批次芒果200公斤全數銷毀,不過,香港政府在新聞稿中指稱「人類不太可能透過進食食物而感染病毒」,呼籲市民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此說法凸顯中、港、澳對食品及外包裝驗COVID-19病毒並銷毀貿易商品的作法不符合科學,「他們的說法及做法根本就是矛盾」。
上半年豬肉進口量增 國產豬行情一樣穩
農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進口豬肉數量累積將近6萬公噸,分析原因除了去年底、今年初全球貨運塞港情形漸緩,貿易商進口速度加快外,進口豬肉價格與國產豬肉價差,也是吸引進口加碼的原因。此外,月底鬼門開即進入普渡拜拜旺季,豬肉需求增加,國內毛豬拍賣價自7月起每公斤都在85元以上。
漁業署長人選農委會拍板張致盛 優先處理石斑魚及漁業人權
農委會漁業署長拍板定案,前漁業署長張致盛重掌漁業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6)日指出,張致盛本來在漁業署就做得很好,跟漁會、漁業團體、漁青互動佳極佳,今年4月同意張致盛調任技監,是讓他有時間可以處理家務照顧長輩,現在張致盛同意重掌漁業署是「忠孝兩全」。張致盛表示,主委很有誠意一直找他回來,「很感動」。
外銷澳門芒果包裝病毒陽性連續銷毀2批 陳吉仲「很遺憾」
臺灣輸銷澳門的芒果3天內被銷毀2批,理由是芒果樣本及芒果外包裝樣本檢出COVID-19病毒核酸呈現陽性,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4)日表示,芒果不會確診,會確診的是人,且芒果不會傳染COVID-19給人,「澳門政府連續2次的宣布,我們覺得很遺憾」,芒果外銷澳門數量少,最近一次出口日期為6月15日,現在已是7月初,公布檢驗結果的時間點「令人非常訝異」。
國產鹿茸新鮮搶市 「國產鹿茸標章」保證來歷
臺灣國產鹿茸傳統的銷售方式很特別,消費者會親自到鹿場看鹿茸買鹿茸,但近2年鹿茸的產季剛好遇上本土疫情嚴重的時間點,導致消費者無法親自到鹿場挑選鹿茸,買氣受影響。農委會與中央畜產會及養鹿團體合作,推廣國產鹿茸識別證,鼓勵國人選購鹿茸時要認明「國產鹿茸標章」,8月底前購買具有「國產鹿茸標章」標章的產品,就能參加抽獎。
澳門稱臺灣芒果COVID-19病毒核酸陽性全數銷毀 食藥署:有需要會採驗
澳門市政署昨(30)日指出,一批由臺灣進口的芒果樣本經COVID-19病毒核酸檢測呈現陽性,已將20箱共重100公斤的芒果全數封存銷毀。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均表示,未接獲澳門該批芒果不合格的通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天說,「跟消費者說我們的芒果確診了,這不是很奇怪嗎?」
飼料7月又漲價 飼料公會:非全面上漲 預期8月以後回跌
福壽、茂生、卜蜂、國興等飼料廠公告調漲飼料售價,每公斤調漲0.4元,農民叫苦,飼料公會總幹事鄒信南表示,此次飼料價格並非全面調漲,只有部分會員調高飼料售價,這是因為預先採購的原料價格及航運費用偏高,部分飼料廠因此調漲售價反映成本,預期8月中旬以後,飼料廠的原料及運費成本下降,飼料價格可望調整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