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27 頁
【美濃食麼个】吃一桌產地限定的客家好味
美濃被好山好水環抱其中,彷彿領受祝福之地。純天然的日常裡,舊時相互照顧的農耕情感,融合進現代式的熱鬧、便利,也新也古樸,有了現在最好風景。認識這裡最好的捷徑,當然是讓一桌在地好菜指路,隨產季食材帶我們去風景現場,品嚐美味也收藏故事,心滿意足。
【帶路美濃】劉貴元:通往未來的舊橋
雙眉濃密、瞳孔晶亮,眉宇間散發出一股不凡的英氣─他是外號「阿貴」的美濃獅山里客家子弟,中信兄弟職棒隊的廿二歲新秀外野手,劉貴元。「以前要出去比賽的時候,我們都會扛著裝備、從美濃國小校門口走出來,穿過這座舊橋。」「美濃舊橋」建於日治時期,新美濃橋落成後,舊橋原地保留、禁行大車,確保行人安全。「小時候只要一有比賽,橋的兩端或路邊,就會有很多人出來看我們。」劉貴元記憶深刻地敘述。
【帶路美濃】黃瑋傑:農村與山,還有歌
出身美濃的黃瑋傑,近年以獨特的客語藍調旋律和寧靜嗓音,數度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演唱人獎,他的音樂創作,無疑是這一代美濃與客家文化的珍寶。
八○至九○年代的童年,黃瑋傑在美濃金字面山下度過。「美濃生活的記憶很美好,所以對這裡有鄉愁,對童年有回味,有牽引。」儘管離開,從事客家與多種音樂創作的他,仍不斷往返於美濃與他處。喜歡農村,喜歡山,喜歡客家話,黃瑋傑多數歌曲都以客語創作且與美濃相關。
【百元風味鈔】青春正著時:芒果青薄荷果凍
梅雨一過,隨即迎來燠熱的夏天,市場上的水果品項一變,梅子、脆桃與桑葚消失無蹤,碧綠如寶石的青芒果卻悄悄上市了。
詩人余光中曾寫詩頌讚寶島的芒果如何熟甜、腴美,使中年的他甘冒被妻子責罵的風險,打開冰箱偷吃最易上火的芒果—─「但一切已經太遲了╲懷著外遇的心情,我一口╲向最肥沃處咬下」,冰透的芒果當然好吃,詩中以美女艷紅豐隆的體態比喻芒果的誘惑,歌頌的是熟女之美。
【異鄉人英式餐桌】Trifle乳脂鬆糕
讀哈利波特的時候,常常看到裡面提到乳脂鬆糕。照字面上來看,很難想像到底是什麼樣的食物,曾以為是一大塊鬆鬆軟軟加上鮮奶油的蛋糕。到英國之後,才發現Trifle的真面目與鬆糕並無太大關聯,而是一種放置在透明容器內,由各種食材層層堆疊而成的豐富甜點。
剛開始與Trifle的相遇並不算浪漫,我灰頭土臉、飢腸轆轆的從學校回家,照常去宿舍附近的Tesco(平價連鎖超市)買晚餐食材,瞥到裝在透明大碗公裡的Trifle正好打折。
【菜市人生場】我與市場跳恰恰──臺北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與我,經常保有一種亦近亦遠的關係。大學讀戲劇系,不時要到國家戲劇院看戲,與其相對的南門市場門面,再熟悉也不過了。然而自從有次入內逛了一圈,被物價嚇到的大學生,從此只上二樓吃「合歡刀削麵館」。
日治時期建起的「千歲市場」,歷經多次改建,在戰後更名為南門市場。自中國遷來的住民,將家鄉味帶來,各省老字號店家在此雲集,南門市場扎扎實實成了中菜基地。
【神明好農情】功夫金獅,舞動西港香
今年又到了三年一科的「香科年」,在四、五月熱鬧整個臺南。傳承數百年的臺南香科,不僅神明出巡遶境別具特色,伴駕的文武藝陣更是有看頭。這段時間,境內居民與宮廟發動陣頭參加,遶境前還得苦練武藝數月,全體動員不分男女老幼一起開心的團練。
所謂「香科」,指的是「刈香」與道教「法事科儀」。臺南香科包括蕭壠香、學甲香、土城香、麻豆香與西港香,合稱「南瀛五大香」,舉行的日期與科儀不同。
【四方茶話】咖啡因斜槓──初訪千醇咖啡茗茶
王俊智是我大學的同系學長,只大我一屆,但直到畢業前,都不知道他家裡是種茶的。
俊智聽了大笑說,有啊他有介紹過,「大學生沒有人在喝茶的啦。」他說。
我們約在梅山交流道附近會合,俊智與他爸媽開車帶路,他們家在雲林古坑跟梅山交界的龍眼村金鳳寮,海拔將近一千。下車後,很快看到俊智媽媽照料的菜園。她說太忙沒空收成,有要煮才會過來採。說著就採了幾顆燈籠果的果實給我吃,很香甜。我們從家旁的單軌車上山爬坡,進入茶園。
【山羌交友記】公園
在城市裡想深呼吸時,我會用眼睛、鼻子和耳朵去尋找:走著,發現眼前被大樹籠罩,空氣呼吸起來帶有植物氣息,耳邊傳來蟲鳴鳥叫,就這樣在微風的呼喚下,走進公園。
近期我很常在下午時間晃出門,想坐在樹下,享受被自然包覆的感覺。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城市裡的人口太密集了,走到哪裡都是商店,好像總要透過一個緊接著一個的消費,才能與世界產生連結。
【地方臺味】地瓜餃
慣常被視為臺灣離島的馬祖列島,其實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飲食文化。從過往資料可見,馬祖各島原生地貌多滿布岩石或植被貧瘠,農作如葉菜或地瓜等,都需沿山坡地形開墾、種植。
其中地瓜運用廣泛,「地瓜餃」絕對稱得上是馬祖特有的在地美食,或因以油酥炸之也稱作「黃金餃」、「黃金地瓜餃」。就我觀察,折成三角狀的餃子,每家餡料都不大相同,常見的會包入砂糖、花生、芝麻和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