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917 文章
仙草茶

【食趣聞】青草茶與黑黑的夥伴們

大家的往日記憶好像總相似:仙草大包大包貯存在家裡儲藏室,每到夏天,長輩便會打開一包仙草,豎起大鍋、放上爐灶,用一整個下午熬煮茶湯,放涼後裝罐冷藏,作為未來一週的呷涼選項,清熱解暑,樸實無華。偶爾夏天過了仙草還沒用完,也不需要丟掉,畢竟乾燥過的仙草耐陳放。

高雄大碗公冰。

【地方臺味】高雄大碗公冰

小時候阿公很愛帶我從西子灣的渡船頭搭船去旗津,有時中午太熱就吃大碗公冰當午餐。從港務局退休的他曾告訴我,以前大碗公冰那邊是製冰廠,沒什麼錢的水手就自己帶著碗公去冰廠裝冰消暑。後來那一帶就自然開起了冰店,而且越做越大碗,巨大的碗公盛著尖尖的「冰山」擺在桌上,硬是比坐著的你還高上一些。

看著「滿山遍野」的水果,你心裡有了與平時吃冰不同的感受,此刻你彷彿成為一個挑戰者、登山者,要靠著撿拾路上的水果來征服這座五彩冰山。

《鄉間小路》2024年6月號 美濃請客

地貌景色秀麗,歷史文化獨特,農產食材豐饒,得天厚愛的好山好水,加上客庄人們珍愛自然、順應環境的堅韌精神,美濃從文學、音樂到體育等發展皆富盛名。在地農業也在歷經多次轉折後,如今打造出如花海、白玉蘿蔔季、美濃野菜節等具地方特色的食農休閒旅遊活動。

截然不同以往,《鄉間小路》這次以地區為誌,由眾多熱情在地鄉親領路,「美濃請客」,邀請讀者紙上作客美濃,打開這只「食材珠寶盒」,一探此地客家人文特色、澎湃物產的故事。

清晨三點漁船陸續回港,新鮮漁獲擺滿地,由店家們共同競標。

【菊島喫風土】漁船歸來後的魚市體驗

在我家,到魚市場買魚是父親的差事。難得回家一趟,某次我隨口嚷嚷著,也想到魚市場逛逛,隔日時針才剛走到五,房外便傳來父親催喊:「再不出門,好貨都要被挑光啦!」

澎湖人買魚,除了到北辰市場,大多還會起個透早到第三漁港的澎湖魚市場搶鮮。因應漁業型態的轉變,第一、第二漁港在二〇〇二年從傳統漁港轉型為觀光休閒漁港,目前馬公市區則由第三漁港繼續發揮著漁獲集散的功能。

【美濃印象】亻厓等就來遶美濃

這片由荖濃溪和楠梓仙溪(旗山溪)沖積形成、因夕曝雨淋而水源充沛的美濃平原,原稱「彌濃」或「瀰濃」。「彌濃山」就標記在清代「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上;一九二〇年代,日治時期正式更名美濃。平原上抬頭遠眺,月光山、人字石山、雙峰山、靈山、金字面山橫陳眼前、錯落開列,伴隨時有時無、蒼茫縹緲的清風、雲霧,引人輕輕放下心事,彷彿在此新生。

「期待擴展稻米耕作面積,打造農企業。」曾毅平說。

【濃情農事】美農米:美濃菸葉與稻米的前世今生

高雄147號香米,外觀透白晶瑩、心腹白少,帶著淡淡雅緻的芋頭香氣,為「美農米」代表品種。
燄日高照,曾毅平笑起來,以他綠黃稻作輕輕搖晃的比賽田為背景,世界跟他的表情一樣明亮,「怎麼煮都好吃!但我覺得,最好吃的方法,應該是包裝上寫的。」他指的,是美濃區農會自創品牌、申請商標的「美農米」,特別為高雄147號香米打造獨樹一幟亮橘包裝,上頭就印著烹調法。

「務農也要維護農地生態多樣性。」蕭成龍說。

【濃情農事】食材珠寶盒:關於務農與生活在美濃的那些事

若試著為美濃描繪一幅在地風景,蕭成龍夫妻的農家日常,大概是最貼切的素材。「一般人來美濃玩個一天,跟你說這裡好山好水,其實也體會不出來,就會覺得很無聊。」蕭成龍為我們沏茶,微笑描述自己在美濃的生活,「美濃好在哪裡?你要住個幾天。早上的風景傍晚看又不一樣了。慢慢散步,多多去接觸人,其實大家都很熱情,保持著農村那種淳樸。晚上也真的沒事做,幾個朋友就聚在門口埕,泡茶、聊天或各自滑手機、發呆。很平靜。」

驥園川菜餐廳有名的雞湯,標榜用老母雞與火腿熬成奶白色湯。

【飲食身世錄】還要稱「金華」火腿嗎?

在江浙餐館裡,一翻開菜單,便能見到菜色裡有「火腿」的蹤跡,像是蜜汁火腿、醃篤鮮、火腿蠶豆……用到陳年火腿的比例特別高,幾乎成為江浙菜的重要識別之一,只是不同菜色需求的火腿熟成程度不同,有的用「家鄉肉」(新腿)、有的則用陳年火腿。
有句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不同菜系會用不同湯頭烹製菜色,江浙菜則會用金華火腿、老母雞熬煮成奶白色的金華火腿雞湯。

壯闊美麗的八通關草原,也是壓垮我那天體能的最後一根稻草。

【山路食藝】泡開一片如山的食慾

輕量化必須捨棄上山烹煮的樂趣,帶上山的食物不外乎乾燥飯、能量棒、即溶飲品,講求快速、輕便、高熱量,進食這件事變得非常功利。

我第一次嘗試輕量化,是某次獨攀八通關山、大水窟山和秀姑巒山三座百岳,俗稱「八大秀」,通常需要四天才能完成。我規劃飲食,是以攝取有用的熱量及不製造多餘重量為目標,開出來的菜單不外乎是:早餐能量棒、午餐更多能量棒、晚餐乾燥飯。這種吃法在開始風行輕量化的登山界已是顯學。

【濃情農事】野蓮:採集文化的翻轉與傳承

全年生產的野蓮,與冬日特出的白玉蘿蔔,可說是後菸葉時代美濃當紅農產。尤其野蓮,從在地粄條店一路擴張至全臺灣的熱炒店─能讓口舌挑剔的饕客心甘情願買單,這款美濃水生食材,究竟有何生猛特色?

「賞味期長,冷藏可保鮮兩週;口感脆爽、味道不強烈,適合加入各種料理,不會妨礙其他食材風味,所以消費者接受度高;最大的優勢是它四季皆出,可滿足四月到七月葉菜類較稀少,或是冬季時價格受到產量波動的葉菜類替代需求。」在地人溫仲良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