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182 頁
【人生書報攤】如果未來有一座閱讀的島嶼
在當代,我們對「閱讀被○○取代」並不感到陌生。同樣,關於閱讀及其未來,我們談得口沫橫飛。我們想要緊擁閱讀,卻發現與閱讀的距離,早已隨著時代與媒介的演變,產生了迂迴的變化。
【柔軟時光】山裡有什麼
「山裡有什麼?」在我還沒開始爬山之前,對於森林和山野的認識都是來自書籍和電影,當然也包含了繪本,所以我總覺得樹林和山徑的樣貌都差不了太多。
【散場見】連自己最好都別相信的男人,《殺人者的記憶法》的金炳洙
「金炳洙,你現在要相信我說的話,你是殺人兇手,你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你現在要去見的人是閔泰柱,那傢伙⋯⋯是連續殺人犯。」按下錄音的按鈕,你留下這段重要的訊息。
【畫女話她】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
經過了農曆新年大吃大喝的日子後,各大名牌的春裝也已經開始上市,這時就會聽到大家開始哀號自己又多了三公斤、肚子上的油很難消、蝴蝶袖要怎麼減才能穿春裝⋯⋯(明明現在又濕又冷又下雨穿什麼春裝啦),女人的身體是甜蜜的負擔,多一分少一分都哀愁。
【廚房的模樣】臘八粥的廚房
「無論是房子、星星和沙漠,是因為藏有某種看不見的東西,才使他們看起來那麼美!」──《小王子》
【土地與人】江山不老,農村故事才正要開始
嘉義縣布袋鎮上從前有個「崩山部落」,後來更名為「江山里」,這裡的居民曾多達千餘人,但由於青壯年人口外流,老一輩凋零,現在剩不到兩百人。 不過,近年來因為一群返鄉的青年,江山里開始有了陽光。
【大人的植物課】不再寂靜的春天──為蜂兒打造宜居城市
自 2006 年開始,人們發現歐美等地的蜂群因不明原因大量消失,科學家懷疑是濫用殺蟲劑惹的禍。雪上加霜的是,近年臺灣的野蜂群也因囊狀病毒的侵襲紛紛死亡。為了挽救蜜蜂們,不少地區興起一股城市養蜂的熱潮,但要為蜂兒打造宜居城市,其實需要更多的思考。
【大地物語】味道裡的心意──從食材到在地風土的綻放
袁枚的《隨園食單》記載著多種糕餅、湯糰的作法,製作步驟、節慶食材的使用都是一門學問,每一處細 節皆值得探究。品食時,先觀賞其造型、色澤;入口那刻,口感、香氣甚至能喚醒食客的回憶與經驗。
【鄉間鳥事】白腹秧雞.白冠雞.紅冠水雞
在水邊生活的鳥類中,有一類屬鶴形目秧雞科的鳥,身形矮胖嬌小,農民稱牠們為「田雞仔」,秧雞有游禽也有走禽,其中白腹秧雞就不喜歡下水。
【看不見的人】童年記憶的羊舍
兒時的冬日記憶,母親會訂羊奶給家人喝,羊奶通常是早晨送來,但偶爾也會晚上送到,羊奶派送員說是剛擠的較無腥味。冬天夜裡和家人一起品嘗溫熱的羊奶是滿特別的經驗,而當時也很好奇羊奶是如何採集的,只因曾在卡通《小天使》裏見過擠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