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4602鄉間小路蛋誕

《鄉間小路》2020年2月號 蛋‧誕

自農業時代,人們就懂得將易腐的雞蛋醃製成皮蛋與鹹蛋,既能久放又好吃下飯。創意則讓蛋更為多變,許多的臺灣古早味及異國菜,都以蛋成就其美味。近年,母雞除了原本的生蛋職責,還多了陪伴的功能,促成讓老人生活有重心, 也讓雞快樂繁衍的共生關係。雞與蛋,本是生命溫柔的循環。母雞以蛋標誌一日的完成,吃蛋的我們也要謹記――每一顆蛋都是新的開始、新的練習。

蛋雞

直擊下蛋現場!吃飽睡睡飽吃的解放雞

「來!我帶你們去看雞,牠們等不及要吃草了!」早上10點半,新竹雅各牧場的主人戴秋蓉匆匆打開雞舍的門,「我們的放牧雞不怕人,不像一般養雞場,人一靠近就雞飛狗跳!」飼養員穿越雞群,將草料投入飼料桶,等待多時的一千多隻雞一擁而上,低頭啄食。

一日齡新生報到!請喊「啾」!

一如往常繞到雞舍後方的巢箱撿蛋,剛好遇見一隻窩在巢箱裡的母雞,我察覺牠的神情有些不同,頭部定格,兩眼發直盯著空氣中的某一點,姿勢突然從窩著變成站立,雙腳站得十分穩當,胸腔有些前傾並略呈扁平狀,瞳孔逐漸擴大,身體發出一陣細微的嗶滋嗶滋聲,接著噗通一聲,一顆溼潤的雞蛋滾了出來。

【蛋蛋小學堂】你沒想過的雞蛋冷知識

蛋殼、蛋白與蛋黃,是一顆雞蛋的基本組成。除了功能與口感的差異,它們各自還有特殊的本領──蛋白是成就馬林糖、馬卡龍等甜點的靈魂、蛋黃的膽固醇對人體很重要、看似易碎的蛋殼其實很耐重耐壓……。蛋蛋小學堂第一課,從蛋的完美設計說起!

【餐桌通信】代表家鄉的香氣

敦子老師你好:近日帶著外國友人旅遊臺灣,好像換了一副眼鏡看家鄉。最近一次請日本友人們吃了包著細絲菜脯的草仔粿,他們跟敦子老師一樣,說這味道跟日本蘿蔔乾很不一樣,料理方式也不同,原來蘿蔔生長在不同的國家,就有不同的命運呢。

【菜市人生場】木柵還有菜市場啦

在「木柵市場」公車站牌下了車。左手邊是銀行,另一邊是超市,前方是大廈,站在保儀路的十字路口徬徨,說好的菜市場呢?忽然手提整隻雞的阿伯從前面的巷子冒出,接著是穿圍裙配雨鞋的阿姨,還有握著一把A菜宛如新娘捧花出場的年輕媽媽。不知道市場在哪裡的時候,眼觀六路,一定有可疑人士為你指路。

【田野保存食】熏出來的年味人情味

從小就對年節沒有什麼感受,頂多是放放鞭炮、點點仙女棒、再領個紅包,就算是過到年了。但是在領著兩個小孩,全家搬回鄉下的那一刻起,彷彿進入了農村的時序,過年就是過年、過節就是過節、廟裡看戲拜拜、磨米做粿、包粽吃湯圓,直接從21世紀跑進19世紀的臺灣,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真正從都市人切換成農村人。

【農遊食趣】用甜甜蔗糖開啟新年

有沒有想過,種不出甘蔗的國家,在還沒有國際貿易的那年代,要怎麼吃糖?臺灣氣候環境得天獨厚,所以像甘蔗這種平凡的作物,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稀奇,似乎它本來就該長在那裡,並理所當然的壓榨成糖,成就我們甜甜的臺灣小吃與珍珠奶茶。

【小村畫誌】自己的零用錢

我是家裡的大姊,從小到大的記憶裡面,就是不斷的工作,休息的時候照顧弟妹。直到我21歲的那一年,住在豐田的伯母看到一個男人覺得不錯,便介紹給我。那男人是從新竹竹東搬到豐田的客家人。當時也沒有多想,長輩說嫁給他不錯,我們在 1972年便成婚,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我也成為了豐田人。

【農婦心底話】這是我的場子

清早,太陽尚未完全清醒。躡手躡腳進廚房,洗了紅豆放入電鍋裡,按下炊煮鍵。在餐桌上點了一盞蠟燭,兩盞暈黃的小燈令廚房溫暖通透了起來,開始敲字。我喜歡現在的廚房,無比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