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野味】章魚心,海底針

(劇照提供/傳影互動)

文字/包子逸 劇照提供/傳影互動
看完是枝裕和的電影《比海還深》,照理說應該沉浸在臺詞或演技的餘韻之中,腦海卻盤據著電影結尾出現的章魚溜滑梯,似乎哪裡不太對勁。
《比海還深》取景於東京清瀨市的舊社區,片中的章魚溜滑梯看起來朝氣蓬勃,可能是章魚君的禿頭上綁了一條「鉢卷」毛巾的緣故。我不禁想到,臺灣許多老派的大象溜滑梯的腰身也常寫著啦啦隊般「生動活潑」、「身心愉快」的四字格言。 比起無精打采、面目模糊的罐頭型塑膠溜滑梯,我私心偏愛這些性格派的溜滑梯們。叢林裡的巨獸、深海中的八爪仙,看似遙不可及的生物,以一派輕鬆的溜滑梯之姿溜進現實生活,有種不可言述的療癒感。 《比海還深》的片名取自鄧麗君以日文演唱的〈別離的預感〉歌詞。愛一個人可能愛得「比海還深、比天空還藍」嗎?然後又能如何?真是大哉問,就好像「成佛之後還能幹嘛」這種哲學課申論題,這首歌與電影本來思索的是這樣苦澀的生命題目,但由於此片阿部寬飾演的失意作家一直出現讓人發笑的白目舉措,樹木希林飾演的老媽媽又維持一貫的溫暖寬厚,紓緩了可能一不小心就讓人流淚的沉重調性,這是是枝裕和擅長的風格,就像他在電影裡安排了颱風,卻又在末了體貼地放晴。在颱風之夜現身的章魚溜滑梯,意外地讓家人聚首,彷彿體貼地打開了和解空間,替風雨飄搖的心情找到足以棲身的暗礁。 如果稍微認識章魚的性格,也許更能感受章魚溜滑梯為《比海還深》帶來的趣味與象徵。對許多人來說,章魚只是一團非常Q彈的蛋白質,但《章魚的內心世界》(The Soul of an Octopus)這本書告訴我們,章魚具備心智與靈性,足以媲美大象。為了追捕或逃避其他動物,章魚有預測動物行為的想像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識。牠們聰明、偽裝術一流,有三顆心、九個腦,會玩樂高積木,可以輕易地破解層層關鎖、打開防止兒童意外開啟的塑膠瓶蓋,其「電子皮膚」比變色龍或任何LED廣告看板更能敏捷變幻色彩、融入地景,甚至內建一款名為「浮雲」(看起來像烏雲飄過地面的光影)的動態皮層圖案,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在動(實則不然),根本是得道高僧的境界。 也許正因為章魚這些神祕的特質,牠並不總是給人親善的印象,法國科幻小說祖師爺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在19世紀末的《海底兩萬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劇情中安插了一隻出了名的章魚大反派,眾人與章魚纏鬥的過程簡直像鄭成功砲打鶯歌怪鳥那般離奇。 PROFILE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