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917 文章

【餐桌通信】令人怦然心動的食器

敦子老師你好:柚子!我也好喜歡屬於日本特殊香氣的柚子,像是加了柚子皮的蘿蔔漬物、加了自製柚子果醬「咻哇咻哇」冒氣泡的蘇打水,或是白煮魚片蘸柚子胡椒,有加柚子的全部買單,就只差冬至滿是柚子皮的浴缸,心神嚮往。

【旅味人生】食物無所不在

在全球餐飲界、媒體與各大美食評鑑的推波助瀾下,本地食材變成一道廚師與業者們不得不面對的題目,臺北米其林指南登臺後,標榜使用在地食材、呈現本土滋味有如摘星必修課,但當我頻繁在餐桌上嘗到從小到大聞所未聞的野蔬魚鮮後,我開始心生疑惑,過度強調在地食材真的好嗎?

【田野保存食】平安粥,食平安

常常說起宜蘭人的性格,不是外冷內熱,就是生性節儉,但是又愛辦流水席。其實宜蘭的鄉親只是比較重視傳統吧!從每年過年廟宇的平安粥就看得出來了。

【農遊食趣】春雷驚醒香甜洋香瓜

「先生,請問幾月是吃哈密瓜的季節?」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其實很困難。因為要回答這問題之前得先搞懂究竟什麼是哈密瓜。哈「密」瓜不是哈「蜜」瓜,所以,這名字不是指這瓜甜如蜜,而是指它來自新疆「哈密」。

【小村畫誌】颱風與地牛

花蓮每年都有颱風,家家戶戶外頭都放著「地牛」,所謂的地牛就是巨大的石頭。因為當時的房子多是茅草屋或木板屋,建房子的時候便拿麻繩將房子綁在地牛上,防止強風把家吹垮。巨石得去河床邊、山谷間找;有些人家偷懶或者找不到,蓋再怎麼漂亮的房子,颱風來也沒用。

4603鄉間小路隱市風景

《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 隱市風景

慢下腳步當一個城市漫遊者,走讀臺北城南與屏東恆春,探索街道老屋細訴的古城魅力。距離市中心車程不到一小時的宜蘭南澳與臺南後壁,常常在旅程中擦身而過,若有機會停下腳步,定能為在地風土與人情深深著迷。無論是城裡城外,皆暗藏許多被遺忘的角落。這些時空交錯的隱市風景,成就一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宜蘭散步】編輯人帶路,採集山海邊境的美好風土

南澳北接宜蘭蘇澳、冬山,南臨花蓮秀林,三面環山,一側靠海。它並非是大家眼中只能「上廁所、吃冰」的旅途中繼站,還有老屋中的漫畫店、用野生酵母做出誘人麵包的發酵坊、開拓孩子學習視野的雜貨書鋪等。《東台灣食通信》創辦人萊拉(蔣沛妍)領我們隨其腳蹤,逐一探訪她眼中的亮點。

【非關爬山】內本鹿18年返家游擊隊(上)

白濛的霧雨為青山披上一層蒼茫,原木搭建的草寮耐不住常年的溼氣,已經垮了一半,剩單腳撐住半邊天。炊煙與霧雨在芒草屋頂上纏綿合一,寮內橙紅的火光在濃稠的白霧中兀自創建一道安全的防護罩,成了孕育神話的空間。

老屋欣力文文仔火,煮出奉茶無窮餘韻

當發展與更新蔚為時勢,城市裡閒置、年久失修的老屋難道只有被拆除的命運嗎?顏世樺與葉東泰,前者發起「老屋欣力」運動,推廣老房子的新可能;後者以老房子為據點經營茶館,讓客人在喝茶的同時品味老屋的氛圍及故事。為何鍾愛老屋?老屋要如何在當代開展新頁?聽他們在茶香中娓娓道來。

山腳下的迷人邊城──內惟

當我們談到高雄,多數人的首要印象,是個充滿海洋氣息的南部大城,有山有海,有河也有港。不過在海港的另一端、山河的那一頭,有這麼一處鮮為人知的內惟老聚落,周邊鐵道、水路、山林隔而不絕,地方氛圍自成一格,有作家形容它是位在繁華市區邊境的「邊城」。可惜大家到此卻以路過的成分居多,幾乎都是爬壽山或逛市場,究竟山腳下的邊城有什麼迷人故事被遺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