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散步】編輯人帶路,採集山海邊境的美好風土

王筑、萊拉和米莫(左至右)和憨犬阿寶在可以看到山景的街道漫步。

文字/曾怡陵 攝影/簡熒芸 地圖/插畫D_D GOODS

南澳北接宜蘭蘇澳、冬山,南臨花蓮秀林,三面環山,一側靠海。它並非是大家眼中只能「上廁所、吃冰」的旅途中繼站,還有老屋中的漫畫店、用野生酵母做出誘人麵包的發酵坊、開拓孩子學習視野的雜貨書鋪等。《東台灣食通信》創辦人萊拉(蔣沛妍)領我們隨其腳蹤,逐一探訪她眼中的亮點。

2016年,萊拉從臺北移居南澳,隔年創辦《東台灣食通信》。雖然身處步調緩慢的鄉鎮,但生活卻有臺北的速度感。團隊小,又不想過度地把夥伴拖下水,除了攝影和行政之外的工作都包在她身上,讓她幾乎沒有休假日。她來回走踏東部的海岸與縱谷,卻很少在南澳停留。「我第一年試圖在南澳做些事情,但那時人還沒俱足,資源也不夠。」今年,她想在南澳多花些時間,讓在地有趣的人和事能夠被看見。

首次到南澳,是為了到宜蘭深溝找朋友,而在朋友蔡山的家「南澳自然田」留宿,也藉機探訪其理念。「阿江會做契作代耕,是因為有機島的理念。」萊拉口中的阿江是蔡山的父親,全名陳昌江,2010年創立南澳自然田,曾以推動契作代耕和打工換宿掀起風潮。

從車站往左沿著臺鐵舊宿舍群走約莫一分鐘,我們走入掛著「南澳自然田」招牌的低矮鐵門,目光穿透後門看見火車正疾駛而過。阿江桌上擺了薑黃粉、洛神花茶、幾款米,揭示他現今的工作重點。這空間原是打工換宿的客棧,如今階段性任務完成,正準備舉辦「快來把我的農場全部搬走!」的半買半送大清倉。阿江回溯當初成立南澳自然田,是希望做有意義的事,「先跟農友以固定總價下單代耕乾淨的米,農友用友善農法只保證最低產量,就不會為了衝產量偷偷下農藥。臺灣要變成一個有機島,其實超級簡單。」2011年又推出打工換宿,一個體驗梯次可達50人。

萊拉說:「很多人是因為南澳自然田才知道南澳,然後喜歡這裡,甚至留下來。他在這邊有指標性的意義。」如今阿江年紀大了,契作業務轉為服務農友收單,打工換宿則停辦並改種薑黃、辣木等省工的經濟作物,進入退休老農的新階段。未來,客棧將成為《東台灣食通信》的基地,舉辦展覽及講座、農作物販售、在地植物應用的芳療等。

供旅人休憩、移居者共聚的溫暖場域

同位於舊員工宿舍的還有「南澳三號月台」。萊拉說起一位社區營造圈友人的分析:「同樣的一群人,住平房時會自然而然地串門子,當他們搬遷到社區住宅,住進不同的房屋結構後,大家就把門關起來了。」她認為,宿舍群的結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使得住戶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萊拉猶記得遷居後兩週,住家就被小偷搬空,男友蔡山又在臺北出了大車禍,徬徨之際,隔壁「南澳三號月台」的男主人黃鴻文端來一碗雞湯說:「不然妳先喝雞湯暖一暖。」如今想起來依然感動,「我在臺北面對鄰居的狀態,跟在鄉下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時候覺得非常意外。」之後他們便時常共食,女主人米莫也成為《東台灣食通信》的一員,協助行政事務。

米莫曾任職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看到許多老人因基金會舉辦的「不老騎士」活動而圓夢,也決定探索自己的夢想。她做過各種嘗試:發傳單、去餐廳端盤子……,最後在南澳自然田認識男友,並在他的慫恿下定居南澳。

「我們希望提供一個空間,讓大家有機會停下來,不管是問路、喝水、發呆,甚至睡午覺都可以。」米莫說,過去來南澳玩,時常找不到地方休息,只能在廟前椅子睡午覺,或去便利商店吹冷氣。南澳三號月台放置書櫃,提供訪客不須消費就可以來訪的理由,也提供自家栽種的香草茶、小食與住宿。「月台在不同時期、時間會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大家曾圍在客廳桌前幫小農朋友剝花生。米莫分享之時,愛犬阿寶渾厚的打呼聲規律起伏,為空間定了慵懶可親的主調,而主人擁有的照顧者溫暖特質,也安定新移居者的心。

南澳三號月台是一個實驗性質的開放式空間,歡迎各種可能在此發生。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