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下的迷人邊城──內惟

文字.圖片提供/陳坤毅

當我們談到高雄,多數人的首要印象,是個充滿海洋氣息的南部大城,有山有海,有河也有港。不過在海港的另一端、山河的那一頭,有這麼一處鮮為人知的內惟老聚落,周邊鐵道、水路、山林隔而不絕,地方氛圍自成一格,有作家形容它是位在繁華市區邊境的「邊城」。可惜大家到此卻以路過的成分居多,幾乎都是爬壽山或逛市場,究竟山腳下的邊城有什麼迷人故事被遺忘了呢?

近三世紀前的輿圖上,出現了「內圍社」字樣,那是邊城發展的起始點。早期山麓水草茂盛的環境,曾可見平埔族社群的活動蹤跡,當時在聚居地帶周圍以竹籬築柵保護,因而誕生出「內圍」這個地名。後來渡臺的漢人看上此富饒之地進行屯墾,番社遂被取代成為了漢庄,直到日本統治臺灣時,保留原本發音而寫成了「內惟」。

內惟西側的壽山是珊瑚礁石灰岩地形,地下水脈豐沛,其中的龍目井湧泉能灌溉百多甲田地,毓秀風貌在清國時代曾列鳳山八景之一的「龍巖冽泉」。庄民們在聚落東邊蓄水為埤,除了養殖魚蝦,也滋潤著出產水稻、菱角、蓮藕、芋頭的廣闊田野,在地出產的芋頭在高雄地區可是數一數二地出名,昔日還曾有「欲食內惟芋,毋行內惟路」的俗諺,形容想品嘗內惟芋的美味,卻對泥濘田間小路感到卻步的趣味情景。

日本時代起,湧泉水源還吸引不同產業進駐市郊的內惟,最早有畜牧業者經營的「高雄牧場」,是戰後高雄著名品牌「高大鮮乳」起家地;日本人加熱硫化湧泉經營浴場、旅館的「高雄溫泉」,成為高雄重要的觀光名勝;永豐何家在內惟設立製造纖維板的工廠,奠定其紙業發展的契機;戰後由上海人創立的「天香味寶廠」,更是臺灣最早自製味精的幾家之一。

內惟有著先民們胼手胝足打造的合院群落,材料多採自山上的「老古石」,這些珊瑚礁石灰岩從海下庇護站變成陸上的居所,還有人取河畔黏土燒製磚瓦,用一石、一磚、一瓦,建成充滿土地記憶的家屋。寬闊的晒稻前埕加上廣布的大小水井,將昔日常民生活風景表露無遺,而幾棟鶴立的洋樓住宅,則象徵務農人家在經商致富後的演變情形。

露德聖母堂是高雄史上第二座天主教堂。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