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枸杞、蜂蜜,舒緩眼睛疲勞的養生中藥飲。
封面故事
【鄉間食堂】養生蜂蜜中藥飲

富含營養的蜂蜜,不僅適用茶飲、甜食,其實搭配中藥藥材使用,也是保養身體的好方式。究竟,蜂蜜在中醫世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該如何調製適合自己需求的中藥蜂蜜飲?跟著我們的推薦一起喝起來。

蜂蜜是日常飲食頻繁出現的調味品,風味獨特無可比,甚至僅兌水沖泡,不同蜜源蜂蜜即有萬般味道,滋味不只撫慰著身體也療癒了心靈。對於蜂蜜,中醫又是怎麼運用?

越南湄公河。
封面故事
【國情指南】越南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儘管胡志明市廣為人知,但其實越南首都是河內。

雖說越南一向給人濕熱印象,不過,因全國緯度不一,各區域氣候也有所不同。北越如河內一帶,氣候與臺灣屏東、高雄等南部城市類似;冬季最低溫約至十℃,夏季則可能超過三十八℃。胡志明市以南的南越,則長年都維持約二十六℃至三十五℃的熱帶氣溫。中越如峴港、順化等區域,雖然氣候變化不明顯,但仍可以感受到些微四季變化。

翠園越南餐廳的熱門料理。
封面故事
【鄉間食堂】經典越味,清爽不敗

一九七六年原「翠林」於臺大公館創辦,一九八〇年代陸續擴店,有了「翠園」、「翠薪」以及新的「翠林」越南餐廳,創始店也就此功成身退。從奶奶、父親林志明到如今的三代目林斯揚,專注傳承越南料理的清爽風味,堅守幾十年來的食物記憶與品質水準,使得此一家族餐飲企業,成為臺灣聲名遠播的越南菜老店之一。

美濃的野蓮田裡,黎柏杏掌握命運,淘洗出一方越南水域。
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綠金野蓮,餐桌前的越南風景

「野蓮出庄,野蓮出庄/粄仔店紅到海產擔/炒嫩薑/脆又爽……」提起野蓮,你腦中浮現的是林生祥獨特嗓音下客腔濃厚的〈野蓮出庄〉,還是熱炒店必點、油鍋滋響爽脆清甜的美濃特色野菜?是〈關雎〉的「參差荇菜」,抑或烈日下露出水池的幾顆人頭?正式名「龍骨瓣莕菜」的野蓮,無疑已從早期不起眼的水塘野菜,躍身成「後菸葉時代」推動農村經濟的美濃之光。你可知,就野蓮農黃詞偉所言,其中支撐整個產業的幕後功臣,百分之九十五是越南勞動者?

阿九現在一個人種了四甲金鑽鳳梨田。
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越南媳婦的生態友善鳳梨

大武山下,鬆散的紅土被紺紅的鳳梨葉覆蓋,隨著緩坡起伏,在那種總是把頭皮晒鬆然後晒傷的陽光下,像是晒一床巨大的棉被。為了躲避過晒,鳳梨農阮氏政清晨四、五點就起床到田裡工作,等七、八點太陽出來,越熱越容易累,才回家休息到下午,再去巡檸檬田、芋頭田,還有種榴蓮蜜賣給印尼、泰國、菲律賓等來臺灣工作的「外國人」。等到太陽下山稍微涼爽了,她會再去一次鳳梨田澆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壅塞的越南街頭。(攝影 王志元)
封面故事
【食趣聞】越南印象:胡志明時光信件

我曾在越南胡志明市第七郡的「孫德勝大學」當外文系的漢語老師。雖然已經是超過十年前的事了,記憶裡的胡志明市依然簇新如一棟剛蓋好的大樓,並且仍持續地往上蓋著。第七郡是胡志明市規劃的新市鎮,道路與建築幾乎都是現代化的嶄新樣貌。許多與外國人有關的組織都位在此區域,例如專門給外國人讀的學校、外商企業等,如果用臺灣的城市發展史來比喻的話,第七郡約莫就像是臺北正開始發展中的天母。

印尼峇里島的布拉坦水神廟。
封面故事
【國情指南】印尼

印尼大約是與我們日常最密切,文化卻截然不同的國家。生活常常可遇來自印尼的移工與新住民,無論是擔任看護或食攤工作人員,其熱鬧從假日時臺北車站附近「印尼街」湧現的人潮,即可見一二。

印尼全稱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Republic of Indonesia),首都是雅加達。常年氣候大約二十四至三十二℃,最熱時可達三十四℃。日常穿著薄衣裝或短袖衣褲即可。

因地制宜、臺灣新生的巴東牛肉飯。
封面故事
【鄉間食堂】因地制宜的印尼風味料理

印尼風味料理「Mentari 萌太利」,二〇二二年於臺大醫院地下一樓美食街開店,店裡的餐食有些保有傳統特色,使用香料提振食物香氣;有些則入境隨俗,把原本的配菜調整成臺灣在地食材,拉高臺灣人的接受度。撐過疫情對餐飲界帶來的劇烈影響,萌太利正穩定發展中,本次邀請出身印尼的老闆Oscar來到鄉間食堂,分享幾道印尼必吃的風味料理。

右起為總統Jamu、Jamu臺灣特別版、薑薑薑薑、Jamu維他C。
封面故事
【鄉間食堂】喝一杯印尼日常,薑薑好健康

「Jamu」是印尼傳統平民飲料,由多種草本植物與中藥調配而成,從路邊攤到五星級飯店都可見其蹤影,每家店配方不同,類似臺式青草茶,是印尼普羅大眾認定可以維護健康的日常飲料。位於臺北「印尼街」裡的料理店「DayDayJAMU」,以這樣的飲料為特色主打,店裡研發多種口味的Jamu,更精心搭配各式印尼料理,傳統與創新結合,風味別具。

上植的有機特色吸引安娜在此實習。
封面故事
【餐桌上的產地】印尼女孩異鄉從農記

聽見採訪準備開始,來自印尼的實習青農Diana,以及農場總經理黃博典都掩不住些微緊張。「上植農場」(上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座落雲林西螺,其農作主打且積極發展有機與友善環境種植;一如農場取名,黃博典頗具使命感的說:「這裡專門生產上好(siōng hó)的健康食材,值得品嚐。」也是因為這般理念,吸引來臺實習的Diana愉快在此磨練農業技藝。

爪哇島上翠綠的農田。
封面故事
【食趣聞】印尼印象:感恩的季節

天氣晴朗的日子,若有機會搭飛機穿越爪哇島上空,乘客將被窗外綿延的山峰景色所震懾。爪哇島擁有三十多座活火山,是印尼境內火山最密集的島嶼,而她同時也是印尼人口最稠密的島嶼,有將近一點五億人安居於此。活躍的板塊運動導致火山噴發、地震頻仍,沿海地區還有海嘯的威脅,然而千百年來,火山噴發的火山灰透過風的散播、岩漿經河水的沖刷,流瀉至平原地區,為農地帶來肥沃的養分,光是稻作一年就可收成二至四次。

封面故事
【行前指南】春遊輕裝建議

春光正豔,是戶外遊憩,體驗臺灣山林之美的最佳時刻。也許選個清風午後,一家子緩步林間步道賞景、嬉戲;也可三五好友成隊,竭力挑戰群峰、百岳。或者,一個人遠離塵世嘈雜,背起行囊往山間/海岸最祕密之處扎營獨樂。開始新生一年最好的狀態,大約就是與自然萬物一起晒著暖陽,醒來或前進,以這般備受祝福的姿勢,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

奧萬大奼紫嫣紅的滿山楓林。
封面故事
【山林賞景】我親愛的奧萬大

多年前,我曾在一個青澀蒙昧的春夏之際,到訪過奧萬大。彼時不太識草木鳥獸之名,腦中片段至今已模糊不清,只有五顏六色、奼紫嫣紅開遍山林的印象深刻依舊,特別是深邃與靜謐的微涼夜裡,空氣中瀰漫的陣陣甜美氣息。

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一處緊鄰濁水溪上游支流,萬大溪的東西向河谷地。從高鐵臺中站驅車前往,單程約二小時。此地年均溫約十九℃,整體氣候偏乾燥少雨,環境舒爽怡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山川林相與動植物皆豐富多姿。

馬偕之路是一趟內外交織的路,從海出發,也在海岸結尾,值得每一個旅人來諦聽、來品味。
封面故事
【歷史人文】淡蘭散策──走一趟馬偕之路

臺灣是一座自然、歷史、人文豐厚的島嶼。若有幾天的時光,僅以徒步,加上簡單的交通工具如火車、單車,我們能夠安排怎樣的旅程呢?這一次就讓我們跟著先人足跡,前往「淡蘭古道」,走一趟傳說中的「馬偕之路」。

淡蘭古道,是早年連接臺北(淡水)與宜蘭(頭城)兩地的重要交通路線,由北、中、南路三大主線組成,途中還有許多交錯縱橫、彼此相互連接的支道。

嘉義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
封面故事
【親子療癒】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導覽

嘉義阿里山新祕境,「水山療癒步道」於二○二三年三月正式啟用。全長約八百六十公尺的自然步道,過往曾是阿里山通往東埔林鐵支線其中一小段。如今以「森林療癒」為主題,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重新整合、規劃路徑,打造低破壞度的手作步道,降低對生態干擾也保護沿路特色植被、生物棲地;進一步結合在地居民導覽,串聯祝山林道、水山巨木與森林鐵道,推出富含自然地景與人文歷史,老少皆能輕鬆樂遊的美麗步道。

壯闊的拉庫拉庫溪谷。
封面故事
【老手私藏】走進布農的山,探訪佳心步道

佳心是舊稱「八通關越道路」的其中一處駐在所遺址;日治時期為了交通、管理山區布農族人,自一九一八年起,經歷四年時間修築的一條警備道路,成為聯繫中央山脈兩側重要的聯絡道路。時至今日,道路的功能由警戒、管理轉變為古道,過去肅殺氣氛隨著時間遺留在歷史之中,如今八通關越嶺線是許多登山客心之嚮往的朝聖之道。

從稍來山瞭望臺俯視稜脊,紅榨槭染紅了翠綠色山巒。
封面故事
【老手私藏】絕美紅榨槭的歡宴:稍來山步道

那天夜空有流星雨,我仰頭,深山漾起微白的薄霧,星子在想像中飛翔。次日,晨光融化了森林的迷茫,我踏上山徑,尋訪杉木林與紅榨槭的歡宴。

大雪還未渲染稍來,「鳶嘴稍來國家步道」已散發冬季的詩意。由兩座山峰串連起的步道,鳶嘴山段峭壁險崖,稍來山段和緩優美。步入森林,迎面高挺的針闊葉混合林,有著臺灣杉、臺灣肖楠、紅檜、扁柏,森林散發著清冽氣息,低矮處的蕨類鮮綠盎然。

參天的柚木,曾是鍾理和小說中當地人為生活冒險採伐的主角。
封面故事
【老手私藏】宛如熱帶雨林的雙溪樹木園小徑

在美濃度過童年的我,曾經覺得遠足到一座有著漫天黃蝶飛舞、蓊鬱參天的大樹和板根發達的森林,那個俗稱「黃蝶翠谷」的「雙溪樹木園」,就是抵達世界的邊界。這個溪谷,曾差點淹沒在原本要蓋的美濃水庫中,幸好在一群人努力奔走下被守護、保存下來,讓長大後的我還有機會,再回到曾經自認為熟悉、也最平常的故鄉,重新發現此處非凡的前世今生。

中式餃子
封面故事
【餃指南】在臺灣,餃子的多重身世

就著熱鬧的蒸騰白霧,撈起胖嘟嘟、滑不溜丟的粉白餃子盛盤,湯汁燙口的呼呼聲中,不免俗要配上一碗重口味的酸辣湯,解飢也解了身體渴望溫暖的饞。這般平凡卻又滿足的一餐,既可以是單人份、簡單抵達的幸福,也能成為一家人圍聚,團圓桌前的豐盛「食」光。

餃子發展淵遠流長,世界各地皆有屬於在地的餃子文化。餃作為主食,在臺灣可依餃皮概略分出兩種餃品:地瓜粉皮的臺灣水餃,以及源自中國的中式餃子。

作者黃婉玲。生長於臺南,著有《總鋪師辦桌》等十多種臺菜典籍。
封面故事
【鄉間食堂】追憶逝水餃食——臺灣水餃

各地都有自己的餃食,或許形狀不同,但都稱為水餃。臺灣早期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水餃,採用地瓜粉做外皮,包覆蝦米、筍丁與肉末;和現代熟知的麵皮水餃形狀相似,但作法不同,我從小到大也都跟隨長輩的叫法,理所當然稱它為「水餃」。曾幾何時,我心中的水餃被改稱為「水晶餃」,儘管十餘年來我極力試圖為「臺灣水餃」正名,但水晶餃之名幾乎已取代自小熟知的水餃。無奈一道臺灣庶民古早味的水餃,正在我眼前逐漸失真,而我卻無力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