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電農的機會與挑戰1】宅經濟正夯 網購農產品是運銷轉型的解答嗎?

2020年初,由於臺灣COVID-19疫情較為嚴峻,國人擔心外出群聚染疫,出現了一波在網路購買生鮮農產品的熱潮,但其實生鮮電商並非一夕爆紅,而是歷經將近20年的摸索,才有今天的發展基礎。

新聞
不受全球疫情影響 2020年越南農產出口估可達400億美元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日前公佈,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亞洲地區經濟復甦能力預測的經濟研究報告,預測越南將從全球復甦中受益並吸引外資流入,越南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可成長8.1%,不僅保持GDP正成長,更是位居亞洲第一,尤以越南成功阻止疫情蔓延的2020年上半年,經濟成長仍達1.8%,預測2020年整年經濟成長更上看2.6%。

新聞
受疫情拖累!業務市場需求降 日本在地農產品庫存量創新高

自日本政府宣布解除武漢肺炎緊急狀態已4個月,然而因為仍維持外出自肅及餐飲業縮短營業時間等因素,業務用食材需求減低,雖然家庭用食材需求增加,但牛肉、米及奶油庫存量仍有餘裕,如何恢復業務用市場需求成為關鍵。

農藝
【農業英文5】賣的是農產品,還是想像的生活?

做農靠天吃飯是千年務農顛撲不破的真理,農人勞苦才得已餬口被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靠現代科技進展到海角天涯,或許農人可以有新的出路,來試試當網紅如何?YouTube上的農夫網紅摩根‧戈德(Morgan Gold)靠養的幾隻鴨子和「趕鴨犬」得以為繼,【務農夫婦】網紅小賤賤推廣的農產品廣受歡迎,網紅什麼都能賣,農夫網紅賣的到底是什麼呢?

新聞
600億元商機農民也分得到!農漁會支援三倍券換現金

搶攻振興三倍券商機600億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誓,農業界要拿下2成業績!為了讓農民漁民安心收券,陳吉仲9日表示,農漁民賣東西收到的三倍券可以拿到農漁會兌存,而提供三倍券兌存服務的農漁會,將可獲得農委會「三倍券兌換金額10%」的獎勵。

新聞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政府領頭出擊!開拓農糧新通路 疫情對臺灣農糧產業的衝擊及政府紓困振興措施

2020年初全世界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迄今已延續五個多月,受疫情影響,部分國家採取人流管制與國境封閉等措施,改變一般民眾的生活方式,公共活動受到限制而大幅減少,引發終端消費陡降、失業人數攀升及消費市場萎靡的恐慌,對農糧產業也造成極大的影響。

新聞
白蝦價格翻倍?漁業署:年節需求略漲1成

有媒體報導,受春節需求量大增,東部白蝦價格漲幅達2倍,一斤售價逼近500元。漁業署指出,臺東地區白蝦價格受養殖方式、銷售型態、規格影響,價格偏高,目前春節前市場白蝦價格略漲1成,主要受到年節需求影響,每公斤批發價格為221元,仍屬合理範圍。

新聞
力拚提高農產品外銷力道,看韓國6大方針如何佈局「出口支持政策計畫」

從2000年代晚期起,韓國政府不遺餘力地提升農產品的出口量,其中包含許多農產品出口支持政策的訂定。因此,2007年達25.32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量,到了2016年即快速成長到64.65億美元(KATI, 2017)。